欧洲文学史复习提纲

欧洲文学史复习提纲

发布时间:2010-11-29 作者: 来源:

前言:

一、为配合《外国文学史大纲》的学习及复习,我们决定编发这份复习提纲,重点提示必须掌握的各个时期文学史上发生的文学思潮、文学现象、文学社团等基本知识以及各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二、各面授辅导教师在帮助学员掌握欧洲文学的基本知识、了解欧洲文学各时期代表作家的成就、地位、影响,以及欧洲文学的发展脉络,提高文学作品分析鉴赏水平的同时,重点突出,不仅将作家作品讲深讲透,而且使学员掌握分析方法。

三、学员应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培养阅读教材、作品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力争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熟练掌握基本知识,认真钻研教材和取得重要成就的作家作品,勤学苦读,相互交流促进。

几点说明:

此次编发《外国文学史》参考答案,目的是为了帮助修习本课程的学员在复习时能有一个基本遵循的提纲,但需要补充说明的是:

①此材料仅供各站师生参考,非为标准答案;

②对于《外国文学史》中的“概念”等需要掌握的知识类内容,勿须用原话复述,只要学员将其“要素”、“要点”总括全面,用自己的语言逻辑组织起来即可。

③对于文学史上著名作家作品的学习与掌握,更不必强求一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员只需立足于作品本身去认识,分析论述,谈自己的看法及见解既已达到了学习之目的。

参考答案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文学

1、  神话

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童年”的世界观和原始氏族社会的生活状况。她是古希腊人集体的口头创作,后经诗人们的整理和艺术加工,成为古希腊早期文学的主要成果之一。

神话的特点:

①希腊神话的艺术和哲理的方式,系统地反映了氏族社会生活最本质的面貌,内容丰富而复杂。

②希腊神话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富于艺术表现力和想象力。

③神与人同形同性,神是人格化了的形象,神具有人的性格和情欲,但神长生不死,具有无比的法术和智慧,具有超凡的力量。

④神话故事优美生动。

希腊神话是欧洲艺术的土壤和源泉,对后世欧洲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2、《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是指以荷马为作者流传下来的两部史诗。作为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是欧洲文学史上流传下来的有文学记载的最早的文学巨著。取材于公元前12世纪初希腊半岛南部地区的阿凯亚人和古代小亚细亚西北部地区的特洛亚人之间持续了十年的部落战争的《荷马史诗》,最初是民间的行吟诗人们创作和传唱的,最终在公元前9世纪到之前8世纪时,由独具才华的诗人荷马收集加工、整理,才形成的具有完整情节和统一风格的史诗作品,公元前6世纪时被用文字记录下来进而成为了文学作品。《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前者描写了特洛伊战争最后一年中51天内发生的事情,后者描写了木马计的设计者奥德修斯在战争之后经过海上十年历险回家与妻儿团聚的故事。

《荷马史诗》的思想内容:

①广泛而丰富的反映了氏族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社会生活,历史因素与神话因素相结合,具有认识意义。

②歌颂了古希腊人的英雄主义,高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歌颂了古希腊人民英雄,塑造了一系列英雄形象。

③表现了古希腊人民热爱生活,肯定人的力量和智慧,勇于进取的乐观思想,同时也带有明显的贵族观点。

《荷马史诗》的艺术特点:

①情节集中完整,具有生动性和丰富性,结构巧妙严谨,布局详略得体,跌宕有致,戏剧性强。

②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史诗将人物放在特定的条件下,用夸张的手法通过人们的言行描写之,或让人物自己粉墨登场去表现,总之人物被放到矛盾冲突中去表现。人物的性格突出,个性解明,性格具有多方面性。此外,史诗还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去塑造表现人物。

③叙述明朗、质朴,诗句优美、生动,语言简洁、形象。《荷马史诗》是用古希腊方言写成的。

《荷马史诗》作为人类童年的产物具有永久的魅力,直到今天都仍然给我们以艺术享受。

3、比较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的异同。

①他们的剧作题材基本是相同的,都是取之于古希腊的神话传说,并通过这样的题材创作来反映现实。

不过他们的悲剧风格却有各自的特点。埃斯库罗斯的风格是悲壮、雄浑、自豪而又充满信心;索福克勒斯的风格是悲愤、迷惘、上下求索;欧里庇得斯的风格是悲痛、憎恨和寻找出路。

②他们的作品都是写主人公的个人意志和命运之间的冲突,主题基本相同。

但他们在作品中对这一主题的认识和表现各不相同。埃斯库罗斯把命运看作具体的神,认为命运支配人的一切,他同时强调人的意志;索福克勒斯向命运提出了怀疑和挑战,他认为命运不是具体的神,而是一种不可捉摸的神秘力量。它具有捉弄人的邪恶性质。他特别强调了具有坚强意志的人对命运的反抗;欧里庇得斯不相信命运,他认为命运在于人自己掌握,强调事在人为。

③他们在作品中都描写了具体的形象,并给人以深刻印象,这一点是相同的。

然而他们描写人物形象时所遵循的准则和方法,以及他们笔下形象所表现的特点是不同的,埃斯库罗斯笔下人物是古希腊神话中直接诠释出来的神或神化的人物;索福克勒斯笔下的人物是按照“人应当是怎样”的原则写成的理想英雄;欧里庇得斯笔下人物是按照“人本来是怎样”的原则塑造出来的写实人物。

4、古罗马文学与古希腊文学的关系及其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与意义。

从公元前4世纪开始是古罗马对外扩张的时期,罗马人在这个过程中接触到先进的希腊文化,并受其深深影响,罗马文学当然也笼罩在这种影响之下,并且是在此之下直接发展起来的。古希腊文学的成就很高,它富于创造性,洋溢着人本主义和现世精神,散发出健康、积极、豪迈的气息。这些特征恰恰适应了一向注重军事武功,而文化发展十分薄弱的古罗马奴隶制帝国的要求。所以,古罗马文学一开始就带有很深的模仿痕迹,譬如罗马神话几乎是对希腊神话的直接搬用,罗马喜剧也接受了希腊新喜剧的影响。因此,继承性是古罗马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然而古罗马文学又决不是简单的古希腊文学的传话筒,它对后者的继承是建立在使之精致化的加工基础上的。事实上,在罗马征服希腊的过程中,希腊的文化已经逐步衰退,其中也包括它的文学。这一时期除了米南德的新喜剧取得了一定成就之外,早期的文化盛况已经一去不复返。罗马人接受了古希腊的文学成就,将他们的喜剧、史诗、悲剧等继承下来,并进行了独创,发展了自己的诗歌、散文、讽刺文学以及文艺理论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欧洲人是通过古罗马文学来认识古希腊文学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欧洲古典主义文艺思潮兴起,古希腊文化才逐渐被分离出来,重新引起学者的重视。所以说,古罗马文学又是古希腊文学和后来欧洲文学的一个中介,起到了很重要的文化传承的作用。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1、教会文学

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的政治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文化的影响至为巨大。当外族侵入罗马帝国时,他们摧毁了古代文化的集中地——城市,致使古代文化大受摧残,基督教必须负起“从头做起”的重新建设文化的任务。中世纪基督教教会垄断了一切思想、文化领域。教会把一切学术都纳入神学的范畴,文学艺术也被用来为宗教服务。在教会的控制下,出现了大批神职人员,即僧侣作家,他们用拉丁文编写或改编古代文学,杜撰基督的故事,写圣徒传、祈祷文、赞美诗等,向人们宣传基督教教义,要人们皈依上帝,皈依救世主,要人们顺从天命,寄托未来,死后才能上天堂,鼓吹来世思想和禁欲主义,宣传上帝的万能。于是僧侣文学随之产生了。僧侣文学也就是教会文学。教会文学在艺术上多梦幻的、朦胧的、浪漫的气氛,又多劝惩的说教。

2、骑士文学

12、13世纪,随着罗马教皇和西欧封建主、大商人在宗教旗帜掩盖下,以夺回圣地耶路撒冷为名而对地中海东岸各国发动八次十字军东征,骑士阶层及骑士精神、骑士信条逐渐形成。随着骑士制度的兴盛,这种精神和信条反映到文学中而形成了骑士文学。骑士文学主要内容为描写骑士的冒险经历和骑士的典雅爱情以此来表现骑士精神。主要体裁有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骑士抒情诗描写的是骑士与贵妇夜晚后幽会在黎明前分离时候依依惜别的情景和感情,有反宗教禁欲主义束缚的作用。骑士传奇是一种叙事诗,其主要内容是写骑士为了爱情、荣誉或宗教信仰到处冒险,同妖魔鬼怪或异教徒斗争,表现出一种冒险游侠的精神。骑士传奇不同于英雄史诗,它没有历史事实根据,而是出自诗人的虚构,有的取自民间传说,有的模仿古希腊、罗马的作品。

3、城市文学

城市文学是10至11世纪欧洲各国城市工商业发展的产物。随着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城市文化,出现了非教会的学校和反教会的“异端”运动,非教会的世俗文化形成导致了城市文学的应运而生。城市文学与教会文学不同,市民阶级将反教会。反封建的经济和文化上的要求,将他们的思想意识,用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内容上现实性极强,在风格上也是生动活泼的,主要使用讽刺手法。在文学样式上,产生了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等新型体裁,表现了市民阶级的机智和狡猾,讽刺专横的贵族、贪婪的教士和凶暴的骑士。法国和德国是城市文学发达的国家,关于列那狐的故事诗是中世纪市民文学的最重要成就之一。城市文学的出现对中世纪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4、英雄史诗

英雄史诗是欧洲中世纪世俗文学的一种类型。主要描写民族重要的历史事件,歌颂英雄。按其反映的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民族大迁徙时期,描写的是氏族社会末期蛮族部落的贵族英雄,其代表作是盎格鲁·萨克孙人的《贝奥武甫》;另一类是封建制度发展时期的产物,描写的大多是有民族意识的爱国英雄,作品的基本主题是爱国主义,最著名的是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英雄史诗是民间文学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因而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5、但丁及其作品《神曲》的意义、价值和影响。

思想内涵:

1、《神曲》是一部充满隐喻性、象征性、同时又洋溢着鲜明的现实性,倾向性的作品。但丁创作该作品的意图有两个:首先,歌颂他终生爱恋的贝雅特丽采;其次,试图创作一部作品,把个人的遭遇和祖国以及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把书写个人迷途知返、悔过自新的过程和给意大利人民指出政治上、道德上复兴之路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即其思想内涵是映照现实启迪人心,让世人经历考验,摆脱迷误,臻于善和直,使意大利走出苦难,拨乱反正,寻得政治上、道德上复兴之路。

2、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深刻描绘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现实,对企图主宰基督教世界的教会,对垄断中世纪全部文化的宗教神学,给予严厉揭露和批判。

3、暴露了教会僧侣颠倒善恶,犯罪造孽的种种败行劣迹,痛斥教皇、主教、教士“日夜在那里用基督的名义做着买卖”,干着买卖圣职、敲诈勒索、荒淫无度、迫害基督徒等丑恶的行为,“使世界陷入悲惨的境地”;他们沉湎于金钱的淫秽污臭,“到处断绝上帝赐给人民的面包”,树立了导致人民“走上邪路”的坏榜样。

4、但丁热情歌颂现实生活的意义,认为现实生活自有本身的价值。赞颂理性和自由意志,召唤对现实和斗争的兴趣,追求荣誉的思想,这是但丁作为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的特征之一,即以人为本,重视现实生活价值。

5、表露了反对中世纪的蒙昧文化,提倡文化,尊重知识的新思路。称颂人的才能和智慧,对于教会排斥和否定的古典文化,推崇备至。他在诗中把荷马奉为“诗人之王”,称亚里士多德是“哲学家的大师”。

6、对新兴市民阶层的贪图私利、追逐金钱等,对正在形成中的资本主义关系的罪恶,也有清晰而深刻的认识,并予以严厉的遣责。

但丁在作品中流露出人文主义曙光,但也沿用了基督教的许多旧观念。

艺术成就:

1、创作风格受古典文学如维吉尔《埃涅阿斯记》以及中世纪梦幻文学的启示和影响。

2、结构严密,层次清晰,采用多层次,多色调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精辟而又抽象的哲学、神学观点。他把地狱、练狱、天堂各分为9层,蕴含着深邃的道德含意。在描绘不同境界时,采用不同的色彩。地狱是惩戒罪孽的境界,色调凄幽、阴森;炼狱是悔过和希望的境界,色彩转为恬淡,宁静;天堂是至善至美境界,笼罩在一片灿烂、辉煌之中。

3、塑造了多姿多彩、形象鲜活的人物,对主人公但丁苦苦求索的品格和丰富复杂的精神境界刻画细微,饱满。

4、在写人绘景时,善用通俗的比喻。

5、精确的结构和对称的布局。《地狱》、《炼狱》、《天堂》各33歌,加上长诗的序曲,共100歌,计14233行。这三个境界的结构也异常匀称、严谨,共有9层。每部曲的最后一行都以“群星”一词作韵脚,彼此呼应。这种安排是建立于数字3和10对中世纪文化所具有的神秘的象征意义上的。3代表“三位一体”,10代表完美、幸福。

6、《神曲》的韵律形式是民间诗歌中流行的一种格律——三韵句,即第3行为一音节,隔行押韵,贯穿全诗始终。

但丁摒弃中世纪文学作品贯用的拉丁语,采用俗语写作《神曲》,这对促进意大利民族语言的统一,对丰富意大利文学语言起了重要作用。但丁本人因此被誉为意大利第一位民族诗人。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1、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初至17世纪初,欧洲大陆新兴的思想家在思想文化领域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革新运动,首先在意大利产生,然后在欧洲各国发展起来。这一时期虽然仍是封建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但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萌芽,资本的原始积累正迅速而残酷地进行。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冲破封建教会文化专制主义的束缚,形成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体系。他们打出旗号是要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实际上,所谓“复兴”,并非指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简单回归,而是这些思想家们在经历了中世纪的思想禁锢之后,在进行反思时从古希腊罗马文化中获得启迪,重新发现了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以人为本,注重人的生命价值、个体的独立与自由、个体的力量等珍贵遗产,这一发现将人们从中世纪封建主义和教会的精神压制下唤醒,从而使意识形态领域、科学领域等均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文艺复兴说的是古典文艺的“再生”,实际上强调的是“人”的“再生”,所以它高举的是人文主义的旗帜。

2、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一词来源于拉丁文humanitatis,原意指文法、诗歌、修辞、历史、哲学等古希腊罗马经典学科,直接与中世纪神学学科对立。历史学家们将文艺复兴时代的学者称之为“人文主义者”,指的是他们是古典学术的研究者和倡导者,他们所倡导的思想观念也被冠之以“人文主义”。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成为了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思想武器,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步要求,同时它也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而且人文主义也是近代资产阶级文艺思潮的开端。

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

1、提倡古希腊罗马文化中所弘扬的以人为本的精神,肯定人的崇高地位,反对神权至上;2、反对禁欲主义,提倡个性解放和思想解放;3、反对蒙昧主义、神秘主义,提倡理性精神;4、反对人与人之间的封建关系和等级观念,提倡平等、博爱、友谊和个人品德;5、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人文主义的基本特点是追求个人主义,寻求个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文艺复兴时代涌现出一批“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恩格斯语)。

3、流浪汉小说

16世纪中叶,西班牙经济开始衰落,人民群众日益贫困,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沦为无业游民,社会上冒险风气盛行。流浪汉小说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状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流浪汉小说”是欧洲近代小说的一种模式。其基本特征是:① 从思想倾向上说,流浪汉小说的主人公大多为无业游民,作品在描写他们不幸命运的同时,也描写了主人公为生活所逼迫而进行的欺骗、偷窃和各种恶作剧,表现了不幸者的消极反抗情绪;② 从取材方面看,基本上取材于现实生活,特别是城市平民生活,并通过城市平民的眼光,对社会上各阶级的人物和社会现象进行观察、评价和嘲讽;③ 从结构上看,流浪汉小说以主人公活动为线索,按主人公活动的足迹,通过主人公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来安排各种生活场景。人物的性格突出,已初具近代小说的规模。西班牙16世纪最著名的流浪汉小说是无名氏的《小癞子》(1554)。

4、“七星诗社”

七星诗社是16世纪中叶形成于法国的一个贵族派人文主义文学集团。它是由龙沙、杜·贝雷等七位贵族人文主义者组成的文学团体,因为在法国文坛上号称“七星”而得名。七星诗社提出了要在法国建立民族语言和民族诗歌的理论,要求发展民族文化,表现出了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表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但也表现有明显的贵族倾向。在法国文学史上,七星诗社是把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与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联系起来的桥梁。

5、“大学才子派”

英国16世纪文学中成就最大的是戏剧。16世纪80年代英国戏剧进入繁荣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中产阶级出身、在大学念过书的作家,他们大多受过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具有比较丰富的古典文化修养,因此被称为“大学才子派”作家。其中主要代表作家作品有罗伯特·格林《威克菲尔的护林人》、托马斯·基德《西班牙悲剧》以及克里斯托夫·马洛《帖木儿》等。

6、薄伽丘《十日谈》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贡献。

薄伽丘通过《十日谈》中的一百个故事,揭露了封建贵族的罪恶,抨击了教会的腐化和教士的荒淫,否定了中世纪的宗教世界观及禁欲主义道德观。作者通过塑造的一系列新兴资产者的形象,歌颂了他们的聪明才智,赞美其中一些青年男女的爱情,肯定了现世生活,但是小说在反对禁欲主义的同时却又宣扬了一些享乐主义。

小说的艺术特色主要如下:

①运用了辛辣的嘲讽手法,将批判 的锋芒指向法国教会和司法机构。书中的贵族大都昏晕怯懦,卑鄙残忍,教会僧侣们都以丑角的姿态出现。如第一天第二个故事中关于亚伯拉罕皈依天主教的过程,对罗马教庭是一个非常巧妙而深刻的讽刺。亚伯拉罕经过多次劝说都不愿皈依天主教,但是在他到罗马教庭亲身观察了一个时期之后,他毅然皈依天主教。他入教的理由是发现罗马教庭无恶不作。但是,他认为,这样腐败都没有垮台,可见显然是有神扶助了,因此他反而改变初衷,皈依了天主教——作者从反面来表现他的主题思想。

②每个故事前均有一个引子,点明主题,突出故事性、说理性,如第1天第一个故事。③采用框架结构形式把这些故事有机地组成一个严谨、和谐的叙述系统。先是以大瘟疫作为一个引子,借以引出10名男女青年,并点明自然灾祸导致社会秩序、人际关系的堕落,为整部作品涂上时代底色。这段引子、作者的开场白和10名男女青年在别墅的活动是一个大框架,它巧妙地包容和串连了主人公讲述的100个故事。这样,大框架中套小框架,故事中套故事,既可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情感、观念、又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庞大而活跃,复杂而有序。

④语言很有特色,吸引了民间口语的特点,语言精练、流畅,又活泼生动。

《十日谈》为意大利艺术散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开创了欧洲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英国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法国纳瓦尔的《七日谈》,均为摹仿《十日谈》之作。德·维加、莎士比亚、莱辛、歌德、普希金、济慈等也都曾从《十日谈》故事中汲取过创作素材。

7、拉伯雷《巨人传》的思想价值与意义。

  拉伯雷《巨人传》这部巨著以神话般的人物形象、荒诞不经的故事情节,妙趣横生、有时不免流于油滑粗俗的独特风格,表现了反封建、反教会的严肃主题,歌颂了新兴资产阶级“巨人”般的力量,描绘了人文主义的乌托邦理想。

作品的人文主义特点体现在它对巨人精神的歌颂。作品中的巨人是文艺复兴时代“巨人”精神的再现,反映了新时代的巨人概念既包含了体魄的、物质的方面,又包含了精神的、思想的方面。作品通过对这些巨人及其经历的刻画,流露出反封建反教会的倾向。作品中约翰修士在高康大的支持下创立的德廉美修道院更是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自由和新道德风尚的向往。

  8、分析塞万提斯小说《堂吉诃德》的思想内容、意义与主要人物形象。

  小说以堂吉诃德企图恢复骑士道来扫尽人间不平德主观幻想与西班牙社会的丑恶现实之间的矛盾作为情节基础,巧妙的把堂吉诃德的荒诞离奇的游侠与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西班牙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作品逼真地再现出贵族绅士的专横跋扈和普通百姓的辛酸苦辣,书中塑造了许多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其中有贵族、地主、商人、僧侣、农民、牧羊人、演员、士兵、强盗、囚犯、艺人、妓女等,他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16世纪下半叶西班牙社会的现实。在一本小说中,以如此宽广动人的画面来反映时代、反映现实,可以说是塞万提斯之首创,它给予近现代小说的发展的深刻的影响。小说既批判了风行一时的骑士文学,又对西班牙社会的统治阶层进行了无情鞭挞诃讽刺。作者认为过时的、不切实际的骑士精神已成为历史的陈迹,根本无法解决当时这个“多灾多难”、“可恶的时代”的现实问题。这鲜明体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

《堂吉诃德》的人文主义特点集中体现在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上。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采用对比手法,突出了人物自身以及人物与人物之间的二重性。

比如在主要人物堂吉诃德身上既有许多优点,也有许多缺点,他有追求,有理想,他最大的问题是主观和客观,理想和现实相脱离,所以这个人物既可笑,又可悲,又可爱。这个形象为我们思考人的问题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也让我们像在哈哈镜中一样,从他身上看到了我们自己,引起我们对自己的反思。所以作品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刻画了一个真正的活生生的人,发掘了一个人身上所包含的丰富世界。

一方面,作者通过堂吉诃德疯癫的行为举动以及由此而招致的可怜遭遇,给游侠骑士画了一幅漫画,从而告诉人们,阅读骑士小说会带来多么可怕的恶果(作者在书的序言里申明:这部书只不过是对于骑士文学的一种讽刺,目的在“把骑士文学的地盘完全摧毁”)。如他把磨房的风车视为三头六臂的巨人,便催马提枪舍命冲过去和它大战一场,结果被掀倒在地不能动弹。即使这样狼狈不堪,当侍从桑丘跑来再一次告诉他这不是巨人而是风车时,他仍辩解说,这是魔法师把巨人变成了风车。又如,他把羊群当做军队,冲上去厮杀,被牧童用石子打肿了脸,打落了牙齿。这种被骑士小说弄得神魂颠倒、荒唐可笑的秉性是作者赋予堂吉诃德的最直接的含义。另一方面,与这种讽刺相对照的是,作者对堂吉诃德倾注了自己全部美好的感情。透过一件件荒唐事,荒唐举动,可以看到堂吉诃德助强扶弱、维护正义、疾恶如仇、见义勇为的英雄气概。他冲向羊群、戳破酒囊、大战风车,都是因为在他眼里所有这些均为社会的丑恶势力。他的骑士职责,便是要争得民主自由平等,并随时准备为理想赴汤蹈火。他发表的关于自由、美德、人的意志的言论有条有理,铿锵有力,如桑丘要去治理海岛,堂吉诃德送他上任时临别赠言:“不要因为你是个农家子弟而觉得惭愧。你要知道,一个出身卑微的人却有好德性,要比一个自高自大的罪人可贵得多。因为血统是承传的,德性是修养的,德性有它内在的价值,血统却没有”,塞万提斯笔下的骑士堂吉诃德并非中世纪的骑士,而是为了美好理想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的勇敢斗士。他身上体现出人类最普遍、最美好、最崇高的思想感情。这是作者赋予堂吉诃德的深层含义。因此作者赋予该人物多层含义,使这位游侠骑士成为一个内在情感丰富、矛盾复杂、具有人类普遍性格的人物典型。

堂吉诃德与其侍从桑丘主仆二人无论是外表特征还是内在性格都形成鲜明的对照,就连他们的坐骑也不同,两人结伴冒险游历中,堂吉诃德怀有崇高的理想,充满幻想,有时又神志颠倒,疯疯癫癫;桑丘则讲求实际,甚至有点儿目光短浅。全书的矛盾冲突就在这么一“智”一“愚”的两个人的对话中发展起来。他们俩人互相影响,互相感染,逐渐融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桑丘是一个朴实善良、机灵乐观、目光短浅、自私狭隘的普通农民,在陪伴堂吉诃德行侠仗义的日子里,受主人美好理想的感染,心胸也逐渐开阔起来。比如第二卷中桑丘跟主人继续冒险,原本是因为堂吉诃德答应在取得封地后让他当海岛总督,跟了他很久,看他疯疯颠颠,知道海岛无望了,但是觉得他的主人行为可佩,仍然跟着他。后来遇见了一位公爵,得知他的愿望后,有意捉弄他,真的叫他去治理海岛(其实是他治下的村镇)。在这里他秉公断案,执法如山,爱憎分明,但因受不了贵族的种种捉弄,感到做官的拘束,便弃官回家务农去了。桑丘的言行完全体现了没有贵贱之分,只要具有美德便可治理国政的人文主义思想。可以说桑丘·潘沙对堂吉诃德的人文主义特点做了必要的补充。

堂吉诃德和桑丘从不同的方面代表了人类普遍的思想感情。德国诗人海涅曾认为堂吉诃德和桑丘合起来才是小说的真正主人公。

9、分析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思想内容和主要人物形象。

《哈姆雷特》是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悲剧,它的人文主义特点在于:(一)通过哈姆雷特的形象表达出对人的问题的深入思考,其中包括对人的终极问题,对人和万物的关系等等的思考;(二)刻画了一个高度个性化的、具有丰富内心世界的主人公,这个世界可以无限发掘,因而又有说不尽的哈姆雷特之说;(三)作品将哈姆雷特和克劳迪斯之间的斗争升华为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从而在哈姆雷特和他老父亲身上体现出理想君王的人文主义理想。

《哈姆雷特》人物分析以及性格刻画的成就主要在于塑造出哈姆雷特这一世界文学中著名的艺术典型,哈姆雷特作为人文主义者所具有的优点和弱点,他的延宕和决断,他的装疯和对女友的冷酷无情,他的机智勇敢,他的丰富性格是说不尽的。

其他几位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也十分出色:克劳迪斯是一个老练的阴谋家,善于背后下毒手,借刀杀人,可是表面上却装成一个仁慈的国王,不徇私情。波洛涅斯既是一个谆谆教导子女的父亲,又不惜让女儿充当他的探子,刺探哈姆雷特的情况,为了他的新主子,最后他把自己的命都搭上了。王后是一个懦弱的女人,自己没有主见,听命于新国王,但是她又确实很爱自己的儿子。奥菲利娅天真单纯,最后成为宫廷斗争的牺牲品。

10、举例分析莎士比亚的悲剧观

一般认为悲剧总是表现理想人物,英雄人物的失败,被毁灭的戏剧作品,而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理想人物、英雄人物失败、被毁灭而构成的悲剧作品只是一类,另一类则是非理想人物,非英雄人物失败,被毁灭而构成的悲剧作品。莎士比亚认为人都是具有好与坏两个方面的,不论是什么人,只要他们身上美好的东西被毁灭了就是悲剧。也就是说在人类善与恶的斗争中,只要是人性中善的东西被恶所毁灭了,就构成了莎士比亚的悲剧观。

举例: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总的说来,莎士比亚的悲剧对英国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矛盾进行了广泛的反映和揭露,对封建宫廷、对“金钱万能”和资产阶级的极端个人主义都进行了无情批判,这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两种敌对社会力量的冲突和斗争。这些作品反映了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理想与封建社会黑暗现实激烈对立冲突的悲剧观。

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

1、贵族沙龙文学

在古典主义兴盛之前存在于17世纪法国的一种文学流派,也称为客厅文学。1608年兰蒲绮侯爵夫人把自己的客厅开放,作为贵族文人名流的聚集地,从此形成风气。这些贵族的文人学士精神空虚,在虚无飘渺的想象中虚构一些悲欢离合的艳情故事和历史故事,于是骑士爱情小说和长篇历史小说风靡一时。沙龙文学的语言矫揉造作,曾遭到莫里哀的辛辣嘲笑。

2、巴洛克风格

17世纪初,随着人文主义文学运动的逐渐衰退,巴洛克风格的文学兴起。“巴洛克”最初是艺术家们用来说明文艺复兴后期意大利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的,后来因发现它也存在于绘画、音乐的文学中,于是人们使用“巴洛克”来称谓这时期欧洲国家中普遍存在的这种文学现象。巴洛克文学是十七世纪特定历史条件下,反映贵族趣味及精神状态的文学。它在内容上偏向于描写信念的危机和修理,悲观、颓废的思想;在艺术上刻意雕琢,追求怪异,追求形式,其作品艳丽浮华、晦涩难懂。

3、古典主义的艺术理论内容及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

法国文艺理论家布瓦洛用诗体写成的文艺理论《诗的艺术》(1674),提出了古典主义美学原则,成为古典主义的艺术法典。他积极拥护王权,要求发起讴歌贤明君主的文学运动,并总结了法国古典主义的成就,制订了古典主义的法规:①理性是艺术达到完美的根本途径,文学作品的价值和光芒只有凭理性才能获得;②摹仿的就是文艺的根本任务。这个自然并不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那种生物活泼的自然,而是经过理性加工的抽象人性,是理性的化身;也不是市井、乡封的世俗生活,而是“城市”和“宫廷”。③艺术的尽善尽美在于审慎地选择和运用艺术形式和写作技巧。④摹仿古代作家,学习古人,并寻找理想的艺术表现方法是获得艺术成功的捷径。

古典主义文学的三个基本特点:(1)政治上拥护贤明君主,强调为王权服务,不少作品都歌颂贤明君主的英明和智慧,如《熙德》、《伪君子》等;(2)崇尚理性,内容上着重写理性和感情的冲突,理性最终获得胜利,如《熙德》和《费德尔》,形式上强调理性主义的三一律,凡不符合三一律的创作就要受到指责,如《熙德》等;(3)模仿古代,把古希腊、罗马文学奉为典范,从中寻找题材,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另外古典主义追求语言准确、精练、华丽、典雅的风格,表现出较多的宫庭趣味。高乃依和拉辛的悲剧最有代表性,它们都具有庄重、典雅的风格,高乃依的悲剧多一点雄健,拉辛的悲剧多一点柔情,但同样都有雅致的特点。人物塑造具有类型化、概念化倾向,布瓦洛提出“凡是英雄都应该保持其本性”。古典主义作家只追求“普遍人性”,性格单一。他们把人的本质看作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抽象的属性,而不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物性格均凝固不变,忽略环境对人物产生的影响。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诗人弥尔顿创作的思想意义与价值。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作家是约翰·弥尔顿把人文主义向前推进,贯彻到革命实践中去,同时又是恩格斯所说的“第一个为弑君辩护的人”,是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们的先辈。弥尔顿是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之间的桥梁。

弥尔顿在革命期间积极投身到反对国王和国教的斗争中,发表过一系列政论小册子,《论英国教会的教纪改革》和《论教会必须反对主教制》首先向教会开炮;最著名的散文小册子是《论出版自由》,在政治史和新闻史上影响深远。弥尔顿以他的这些散文作品表现了坚决拥护革命、反对封建复辟的精神,作品风格雄健、富有战斗性,堪称17世纪欧洲散文的冠冕。

王朝复辟后,弥尔顿在困境中顽强地坚持工作,写出了《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三大诗作。《复乐园》是对复辟时期那些坚持革命立场的革命者的歌颂,也是作者的自况,《斗士参孙》歌颂了古代以色列英雄,也是对作者的自况。《失乐园》赞扬亚当、夏娃犯禁被逐是人类走向文明、依靠自己劳动养活自己的光明之路,虽然他们被驱逐出乐园,但是他们并没有失去生活的勇气,而是勇敢地去面对各种苦难。弥尔顿对撒旦的态度是矛盾的,他出于清教徒严格的道德标准,对撒旦的狂妄自大和放肆是持批判态度的,但是他处于革命事业失败的逆境中,所以又十分同情撒旦那种敢于反叛、不屈不挠的精神,因而撒旦的失败也显得那么悲壮。

5、比较莫里哀的喜剧作品在揭露、讽刺贵族阶级与资产阶级时的异同。

①他对他们揭露、讽刺的程度不同。

他对资产阶级只是一种讽刺性的开导,其嘲讽和揶揄都是在于进行开导。在他笔下,资产阶级往往是被愚弄的受害者,通过这样的形象,莫里哀告诫他们要迷途知返。他对贵族阶级则是尖锐、深刻的揭露与讽刺,甚至是无情的抨击。莫里哀对贵族阶级的自私虚伪、腐朽堕落和为非作歹、横行霸道的种种恶行深恶痛绝。在《伪君子》中,强烈讽刺了教会僧侣答丢夫;在《唐璜》中,揭露了唐璜的无恶不作,批判了贵族的特权思想;在《恨世者》中,讽刺了整个贵族社会,把贵族社会的丑态写得淋漓尽致。

②他对他们揭露和讽刺的意图不同。

他对资产阶级的嘲讽等是出于对那些受害者的同情,借他们的被愚弄,而告诫资产阶级要保持警惕,切不可盲从。进而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显然莫里哀对资产阶级抱有希望,他是站在民主主义的立场上揭露讽刺贵族和僧侣,而且对劳动人民也抱有一定的同情。他把贵族阶级作为打击的目标,目的是要揭示出他们日益没落的命运。

第五章  十八世纪的文学

1、启蒙运动与启蒙文学

启蒙运动是18世纪最早产生于法国,并很快波及到其它国家,发展形成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欧性的新文化运动和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思想革命运动。它发展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传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它打破了长期以来禁锢人们思想的传统观念,用近代文化启迪人们的理性和智慧,启蒙人们于蒙昧之中,因此称之为“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特点:

①启蒙思想家的理性为武器,批判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要求推翻封建制度,建立理性王国。②启蒙思想家把启蒙教育作为改造社会的基本手段,强调思想意识的力量和少数天才人物的作用,宣传唯物主义,反对宗教迷信。

启蒙文学:

启蒙文学是18世纪启蒙时期的启蒙思想为内容的文学,它既是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启蒙运动的重要工具和思想武器。启蒙文学继承了人文化文学反封建、反教会的传统,竭力宣传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表现资产阶级改革社会制度的要求,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制造舆论,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精神。启蒙文学要求反映人民的日常生活,描写和歌颂普通人的英雄行为和崇尚感情,强调文学的教育作用。

启蒙文学特点:

①启蒙作家大多是启蒙思想家,他们用文学进行启蒙教育,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和作品的社会意义。因而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教诲性。

②启蒙文学是典型的资产阶级文学,它反对古典主义的宫廷假象,主张创作,面向广大的平民,着重描写平民的日常生活,行为和道德品质把平民作为正面主人公加以歌颂,因而启蒙文学具有民主性。

③启蒙文学逐步摆脱了古典主义的束缚,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典型的日常生活和细节中表现现实社会的种种关系,因而启蒙文学具有写实性。

④启蒙文学不仅具体地描写人物,表现生活而且作家们进一步去分析,议论文,因而启蒙文学具有政论性、哲理性、分析性。

⑤启蒙文学创造了一些新型的文学形式。最典型的形式是哲理小说和启蒙戏剧。

2、感伤主义文学

18世纪后半期的英国出现了许多新的文学流派,其中以感伤主义最为重要。感伤主义是软弱的中小资产阶级情绪的一种反映。他们面对产业革命后的社会现实,感到自己的生活和地位不稳,不满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的暴虐,却又不理解社会变革的原因,产生了感伤的情绪。他们对于“理性”社会表示失望,转而崇尚感情。在创作上强调感情的力量,着力描写人物的不幸和痛苦,以引起读者的同情和怜悯,具有人道主义思想,但不少作品充满悲观情调。常见的体裁是哀歌,旅行记和书信体小说。代表作家主要有小说家劳伦斯·斯特恩,感伤主义的名称就是由其代表作《感伤旅行》而来。

3、狂飙突进运动

狂飙突进运动是18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生在德国文学史上的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因其以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与突进》而得名,故称狂飙突进运动。它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发展。狂飙突进运动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个性解放,反对一切僵化保守的教条和遵循传统精神的处世态度。它否定因袭的陈规,倡导民族风情,歌颂自由,推崇天才,最终发展成为了德国文学史上的一次反封建斗争的高潮。

4、笛福《鲁滨逊漂流记》的成就何在。1719年笛福发表了《鲁滨逊漂流记》,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也奠定了这种新型文学形式的基础。从此,小说在18世纪英国文坛上迅速繁荣起来,成为这一时期英国文学的主要成就。

《鲁滨逊漂流记》是以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赛尔柯克在荒岛上的真实经历为原型的,在创作过程中笛福从自己对时代的观察和感受出发,以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冒险进取精神和18世纪的殖民精神塑造了鲁滨逊这一形象。这一形象之所以能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典型,首先在于它的真实性,而这种真实不是指鲁滨逊故事的内容,而是指鲁滨逊的性格和精神。因为这种性格和精神正是启蒙运动时期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升时期最初阶段的真实产物。

作者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艺术手段是具体的细节描写,以此增添了小说的真实性和说服力,使读者相信小说中所有的描写都“确有其事”。另外,作家对鲁滨逊为开发荒岛所进行的种种活动的叙述都有始有终,有起因有结果,具体而翔实,如使用怎样的工具等。这种十分具体而细微的描写使一个虚构的故事显得非常实在,毫无虚假之感。

5、菲尔丁《汤姆·琼斯》的划时代意义以及思想、艺术成就。

《汤姆·琼斯》标志着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成就,是英国小说史上划时代的杰作。小说通过汤姆与索非亚为争取婚姻自由而进行的斗争,描绘了从乡村到城市、从底层到上流社会的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几乎构成了18世纪英国社会生活的全景,具有史诗般的规模与气势。通过一幅幅社会生活画面及对各色人物的描绘,深刻揭露了庄园主及上层资产阶级的婚姻中的金钱门第观念和惟利是图的本质,批判了英国贵族资产阶级上流社会荒淫无耻、腐朽伪善的社交生活。

在艺术上,小说取得的成就首先就是成功描绘了众多的人物,形成了一条光彩夺目的人物画廊。作者通过人物各自的命运及相互关系,表现了善与恶的斗争,以及善必将战胜恶的人道主义理想。小说中的人物大都是有血有肉的实实在在的活人,不是绝对的“善”与“恶”的符号,作者说他不写完美的人,只写在大自然中存在的人,因此他的笔下很少抽象性的人物。作者描写正面人物也不回避其不光彩的行为甚至是劣迹,而往往是优点与缺点融合在一起。如主人公汤姆·琼斯是个心地善良、性格坦率的正直青年,但他的真诚善良又与他的轻率、鲁莽结合在一起,常常因冲动犯错,在诱惑面前失去理智而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欲。

小说内容丰富复杂,人物众多,但结构布局精巧严密,情节生动。作者善于运用悬念来吸引读者。主人公汤姆的生身父母究竟是谁?这一悬念从一开始就成为小说情节发展的主要动力,直到结尾,主人公的命运陷入绝境、情节发展到高潮时,问题的答案才水落石出。作者认为,只有这样的惊奇才会更加引起读者的神往。

当然作品中对人物的描写大多停留在表面,致使人物的思想行为与社会矛盾缺乏内在的联系,因此小说人物只能停留在普通形象的水平,而达不到深刻反映社会矛盾的典型形象的高度。

6、为什么称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和杰出的启蒙文学家。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首倡者和领袖,在启蒙运动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他的活动时间很长,又具有多方面的成就,“十八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这句话反映了他在18世纪启蒙运动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和巨大影响。

伏尔泰在文学方面也取得重要成绩。他的戏剧创作受高乃伊和拉辛的影响,并一度为莎士比亚所深深吸引。他的戏剧宣传启蒙思想,主张宗教宽容、政治独立,抨击宗教的狂热和野蛮的专制暴政。

哲理小说是他开创的新体裁,代表作有《查第格或命运》、《老实人或乐观主义》和《天真汉》。其中《老实人》是伏尔泰重要的哲理小说。作品通过老实人的种种意外的遭遇,以幽默诙谐的笔调和漫画夸张的手法,以老实人的经历批判了对法国封建社会的盲目乐观情绪,表达了作者启蒙哲学思想。老实人是一个法国男爵的养子,曾轻信邦葛罗斯的说教,认为世界“尽善尽美”,但流浪中的重重磨难、女友居内贡不幸的遭遇、同伴们的苦难经历,以及无休止的战乱,凶杀和奸淫等,彻底地粉碎了他盲目乐观的幻想。奉信世界十全十美的邦葛罗斯也处处遭到现实的嘲弄,他先是染上性病,遭宗教裁判所的火刑,沦为奴隶。藉此,小说批判了盲目乐观主义思想,揭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教会的反动。小说还描绘了一个神话式的“黄金国”,表达了启蒙作者的理想。在艺术上,小说把哲学的论争带进了文艺领域,用离奇荒诞的情节、具有突出思想特征的人物形象、夸张和讽刺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来反映客观现实,表达生活哲理,收到了奇特的艺术效果。小说有辛辣的讽刺和荒谬的夸张,又不乏轻松、诙谐的嬉笑;有俏皮的警句,又充盈哲理的光芒,使读者有一种酣畅淋漓又余味无穷的感觉。

7、卢梭缘何提出“返回自然”的主张?在其创作中又是如何体现这一主张的。

卢梭认为:腐朽的社会文明,即封建社会和封建文化教育是坑害人的自然本性的渊薮,他提出“返回自然”的口号,目的就是要用自然社会对抗封建社会。

在哲理小说《爱弥儿》中,卢梭的开卷第一句就是“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卢梭从“返回自然”的观点出发,认为应当重新教育封建主、贵族和懒汉,正确教育他们的儿童,只有这样才能根治社会的弊病。因此,卢梭有意识地把出身显贵的爱弥儿当作教育对象和主人公,提出了一个教育改造贵族的设想。主张对爱弥儿进行“顺乎自然”的自由教育,把爱弥儿培养成一个具有健康体魄,热爱劳动,掌握各种劳动手段,保持“自然习惯”并能进行独立思考的自由人。这样自由自在享受大自然赋予的权利,自食其力的平民劳动者,就是卢梭理想中的新人。

在小说《新爱洛伊丝》中,主人公圣·普乐与尤丽之间符合自然道德的纯洁爱情,与封建的社会道德之间构成了尖锐的冲突。圣·普乐被迫离开尤丽,外出旅行,来到没有被“文明”开化的岛屿和山区,赞美那里的美丽的大自然,以及接近自然状态的人民的纯朴生活和高尚的道德风尚,还在给尤丽的信中对巴黎上流社会进行了辛辣讽刺,这些都表现了卢梭否定贵族文明,主张“返回自然”的一贯思想。

卢梭的这一思想对歌德以及后世的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8、《少年维特之烦恼》作为德国第一部产生了世界性影响的作品,让读者爱不释手的魅力何在。

青年时期歌德最重要的作品是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小说主人公维特是18世纪德国进步青年的典型形象,他思维敏捷,才华出众,热情奔放,渴望自由。他崇拜大自然,热爱淳朴的村民和天真的儿童,向往着人的自然天性得到解放。然而周围的现实环境却是一个腐朽、顽固、庸俗、鄙陋的社会,维特与之格格不入,所以感到十分孤独和愁闷。他把绿蒂看作是纯真的人的自然本性的体现,对她寄以全部的热情和无限的崇拜,然而绿蒂也跳不出平庸生活的圈子,宁肯服从礼俗而牺牲爱情。这使维特陷入绝望的境地。维特性格软弱,无力去改变现实,只是自伤自怜,最终以自杀了此一生。小说通过维特这个叛逆者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矛盾,对当时德国的丑恶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封建的德国社会进行了公开的挑战。

小说的魅力首先在于维特身上表现出来的浓烈的启蒙主义气息。维特的思想、观点和内心情感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灵。其次小说以书信和日记的方式把叙事、抒情、描写和议论融为一炉,直抒胸臆,使全书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突出表达了德国进步青年的情绪,所以受到青年读者的狂热欢迎,掀起了热极一时的“维特热”。

第六章  十九世纪前期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浪漫主义一词源于西班牙语,最早是指用西班牙罗曼语写的作品;后来称欧洲中世纪骑士传奇一类作品为罗曼。英语中出现romantic一词,是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总称,凡虚幻的、神秘的、奇异的、具有新的艺术特征的作品都在其列,与以古典主义“理性化”“一般化”为特征的作品相对立。

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出现在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在文艺上反对古典主义,在创作上注重抒发感情,表现时代精神。浪漫主义在反映现实上,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夸张或幻想的手法来塑造形象,侧重于表现内心的主观世界。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高度的理想主义,浓郁的抒情色彩

浪漫主义作家由于对现实生活的强烈不满,大都不屑于对现实做精确的描绘和细致的刻画,而是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以幻想中的世界来否定和批判现实。也因为如此,浪漫主义曾经一度被有些人称作“理想主义”。雪莱的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的普罗米修斯就是反抗暴君和专制制度的民主战士的理想化身。

在对待理想的追求上,消极浪漫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有着原则区别。前者敌视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思想,害怕民族解放运动,常把中世纪的宗法社会理想化,有的甚至钻进神秘主义;而后者的理想往往与反封建的民主运动或民族解放密切相连,表现出鼓舞人心的战斗力量。

由于偏重于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主张个性解放和创作自由,反对古典主义压制情感、崇尚理性的倾向,浪漫主义作家的主观情感在创作中表现地特别强烈,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积极浪漫主义者喜欢用瑰丽多彩、气势磅礴的语言来表达,显得诗意浓厚,格调高扬;消极浪漫主义则常常“坠入自己内心世界的深渊”,用晦涩、神秘和朦胧的语言来表现消极悲观、哀怨厌世和颓废的情调,谱写“感伤的诗”。

二、非凡的人物形象,突出的个人意识

浪漫主义作家大多处于同社会对立的地位,强调表现个人的思想和生活,肯定个人对社会的反抗,追求个性自由,致力于非凡人物的刻画。积极浪漫主义注重塑造反抗暴政、疾恶如仇的“拜伦式英雄”;消极浪漫主义作品中的人物,思想保守,忧郁厌世,是逃避现实的个人主义者。

三、讴歌大自然,重视民间文学

浪漫主义者厌恶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文明,接过卢梭提出的“回到自然”的口号,把大自然作为描写和讴歌的对象,用大自然的“美”和社会的“丑”对比,以此作为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段。积极浪漫主义通过歌颂大自然抒发对自由的渴望,消极浪漫主义将大自然作为逃避现实的灵魂“避难所”。

中世纪的民间文学不受古典主义清规戒律的束缚,想象丰富,情感真挚;民间文学有助于唤起民族意识的觉醒,符合当时的民主要求,迎合了浪漫主义的理想和要求。同时,消极浪漫主义通过对民间创作的研究,发出对失去生活的哀叹,要求回到中世纪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统治时期。

四、浪漫主义追求离奇的情节,抒写鲜明的夸张的个性形象,喜好神话色彩和异国情调,喜欢用大胆幻想,极度夸张,强烈对比等表现手法。

2、“湖畔派诗人”

“湖畔派”是19世纪前期,英国文学史上出现的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作为消极浪漫主义的代表,以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为首的诗人们都憎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向往中古时期的封建社会,迷恋自然并主张回归自然,于是远离城市,隐居于英格兰西北部的湖区,寄情山水,礼赞自然,缅怀中世纪的宗法社会,因此被称为“湖畔派诗人”。他们的创作或歌颂大自然,或表现异国风光,或描写神秘故事,或美化宗法制农村生活方式,以抵制丑恶的资本主义现实。

湖畔派诗作对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拜伦式英雄”

“拜伦式英雄”是诗人拜伦在浪漫主义组诗《东方叙事诗》中塑造的一类极具个性特征的新型人物形象。这是一些反抗一切不合理制度,与反动势力势不两立,宁死不屈的人物形象。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悲剧性的高傲、孤独、倔犟的反抗社会制度的叛逆者,具有明显的个人主人和虚无主义特征。这些人物都有不平凡的才能和力量,却没有用武之地。他们既为自己的无所作为而痛苦,也为自己的力量和情感的虚耗而感到绝望,于是便以挑战示威的态度,以不同凡响的勇敢和热情,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毫不妥协的精神,或报复或反抗社会的专制与压迫。在这些人物身上带有诗人拜伦生活遭遇明显印迹,寄托了诗人拜伦反抗专制压迫的豪情,因而在文学史上被称为“拜伦式英雄”。

在“拜伦式英雄”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影子,体现了拜伦世界的矛盾。他们的决不屈服的性格,表现了拜伦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与坚决反抗;他们傲世独立的思想作风,表现了诗人蔑视群众,落落寡合的贵族偏见。在“拜伦式英雄”的身上,诗人还时常流露出无政府主义思想和悲观、忧郁的情绪。从康拉德到曼佛雷德再到该隐,“拜伦式英雄”的性格也是在发展的,这表现了诗人自身思想的发展与进步。

4、“世纪病”典型形象

“世纪病”是指十九世纪初流行于欧洲的对社会、人生的悲观忧郁症,这是法国大革命的动荡和社会剧变在中小资产阶级中的反响,它是一种消极的倾向。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在中篇小说《勒内》中塑造了欧洲文学中的第一个“世纪病”形象,主人公勒内是一个在大革命的冲击后无所依托的贵族青年,他的思想特征是苦闷、彷徨、迷惘和悲观。缪塞的《一个世纪儿的忏悔》中的阿克达夫是继勒内后最著名的“世纪病”形象,他的忧郁和绝望是他对拿破仑英雄主义的幻想破灭和对复辟王朝的不满所引起的,进而比勒内有更多的进步因素。

5、恩格斯为什么称雪莱是“天才的预言家”?

雪莱是19世纪前期著名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时代正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蓬勃发展、持续深入的时代。雪莱站在资产阶级革命者的立场上,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作为武器,反对宗教迷信,鼓吹自由民主、平等博爱,同情和支持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向往没有压迫和剥削的大同世界。

在早期诗作《麦布女王》中,雪莱通过麦布女王之口谴责封建暴政和宗教迷信,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金钱关系,宣传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著名长诗《伊斯兰起义》中再现了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战斗精神。在诗剧《钦契》中鞭挞了贵族的荒淫暴虐和教皇的虚伪毒辣,表现了反封建、反教会的革命立场。尤其是代表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以炽热的感情塑造了普罗米修斯高达完美的形象,表达了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反抗专制、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精神,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坚定的立场、伟大的品格和崇高的思想。在抒情短诗《西风颂》、《致云雀》等作品中,诗人也表达了献身革命、渴望光明和自由的强烈愿望。

雪莱是时代的先进代表,是诗坛上的普罗米修斯,他通过诗歌创作,向被压迫人民、被奴役民族传播革命的火种,预言美好的未来,所以,恩格斯称赞雪莱是“天才的预言家”。

6、分析雨果《悲惨世界》的思想内容、意义及人物形象。

《悲惨世界》是雨果的代表作,也是法国文学中最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小说以主人公冉阿让的悲惨生活史为主要情节线索,描绘了整个19世纪前半期法国的社会政治生活。

雨果在作者序言中提出了当时法国社会所面临的三个迫切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这是理解小说主题思想的钥匙。小说名字的原意是“受苦的人们”,所以小说的主旨就是对那些不幸的人们的关注,通过对他们痛苦命运的描写,揭露资本主义的尖锐矛盾和贫富悬殊的黑暗现实。冉阿让为了饥饿的孩子偷了一块面包竟被判了19年的苦刑;贫苦而诚实的姑娘芳汀被人诱骗,最后被迫出卖自己的身体,雨果以极大的愤慨怒斥了这个逼良为娼的资本主义社会。芳汀因稍微反抗一下过路绅士的侮辱就被逮捕坐牢六个月,理由是她竟敢侮辱一位绅士。可怜的芳汀在受尽凌辱之后终于断送了自己的生命,而她的孤女也落到坏蛋德纳第夫妇德手中被迫从事力所不能及的沉重劳动,备受摧残,完全失去了童年的快乐。小说以愤怒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真实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穷人们的“悲惨世界”。雨果这部小说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揭示了在那个社会里穷苦人注定要过悲惨的生活,在于它指出了资产阶级的法律就是为反对穷人、保护有产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

冉阿让是《悲惨世界》的主要人物。作者的人道主义理想也主要寄托在他的身上。首先,他是一个被感化了的人物。莫里哀主教的仁慈博爱,使他这样一个对社会充满仇恨的人物,转变成仁爱之人。虽然社会要对他的变恶负责,但以恶抗恶,雨果是反对的。从冉阿让身上,雨果展示了人向善的可能性,用善去战胜恶。这在《巴黎圣母院》里是不曾有的。雨果将转变后的冉阿让塑造成了一尊神,他的仁慈慷慨,勇于牺牲是无边无际的。他的爱布施给每一个需要他帮助的人,没有条件,不求果报,在任何境况中,需要他的时候,他就在那里。他本来和芳汀毫无关系,但了解了她的惨状,就毫不犹豫地承担起全部的责任,并为珂赛特的未来倾注了全部的心血。这种博爱加上他的财富,给社会的“人性化”提供了某种可能。如冉阿让在外省的小城做了市长,于是这个小城就受到冉阿让的庇护。那里人人有工作,男人有毅力,女人有好作风,各种福利照顾到每个需要帮助的人。那是一个很好的人道主义乌托邦图景。

沙威这个形象比较复杂。我们不能只看到他是统治者豢养的忠实走狗。沙威这个人物有他的可爱与让人佩服之处。他忠实地为统治者服,动机不是来自个人利益,而是一种内在的信念和原则,沙威有操守,有原则,有信念,决不是个机会主义者。这种人你贿赂不了,讨好不了。他后来的转化是他自己没有料到的,这和他的根本原则发生了冲突,这冲突无法解决,所以他选择了自杀。他和德纳第不同,那是一个流氓,被钱财、私利彻底异化的人物。

7、雨果在其作品中是如何体现其人道主义思想的。

浪漫主义者雨果有着强烈的反封建倾向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而人道主义是他秉持终身的思想基础。

在《巴黎圣母院》中,作者赋予被社会嘲弄和迫害的下层人民的代表加西莫多和爱丝美拉尔达以天真、善良、真诚、纯洁等优秀品质,企图证明爱、善良、仁慈是能够改造社会、拯救人类和创造奇迹的。作品贯穿着人道主义的思想。《九三年》中通过革命军司令郭文放走反革命头子朗特纳克侯爵,提出了“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的观点,这一口号反映出雨果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阶级局限性。

小说《悲惨世界》是对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深刻阐释。小说一开始就写了米里哀主教用善良和爱来改造堕落的冉阿让,从而奠定了全篇的基调。雨果在小说序言中说:“只要因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一天……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就都不会是无用的。” 雨果在揭露贫苦人民所遭受的巨大苦难的同时并未能做出正确的结论。他把一个尖锐的阶级问题看作成一个道德问题。雨果是一位热忱的民主主义者,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他幻想用人道主义手段来代替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把仁慈、博爱作为改造社会的药方,明显反映出作家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局限性和在社会斗争面前的软弱无力,但雨果毕竟对资产阶级社会的伪善、冷酷进行了无情揭露和批判,对劳动人民和受压迫阶级的苦难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并为他们的权利勇敢斗争过,这正是雨果的历史功绩。

第七章  十九世纪中期文学

1、批判现实主义

19世纪中期,以中小资产阶级出身为主流的现实主义作家们,以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和细节的描写,再现了资产阶级掌权之后社会腐败,黑暗和堕落的景象。这些作家大多以尖锐的笔调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统治者的罪恶本质,揭示了资产阶级与劳动阶级之间日益激化的矛盾冲突,形成了一场自文艺复兴以来最为波澜壮阔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因其以批判性、典型性和真实性为基本特征,故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强调反映当代生活,主张描写事物的本来面目。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主张作品成为反映时代的镜子,反映广阔、具体的现实生活,深刻、有力地揭露社会矛盾。

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内容具有了强烈的暴露性和批判性,为人们提供了一系列应该否定和批判的现象。

三、在创作思想上,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为出发点。人道主义曾经是人文主义文学反封建、反教会的战斗旗帜,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赋予了它新的含义: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站在中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以人道主义思想观点看待一切社会现象,揭露地主贵族、大资产阶级的贪婪和凶残,也更能深切同情地位卑下、生活悲惨的劳动人民。文学作品的主题中出现了许多“小人物”,加强了文学同普通社会底层人的联系。

四、创作方法上,要求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把典型人物的塑造放在首位,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决定性影响,力图把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些作品不仅真实、具体,而且人物性格发展过程明晰,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和巨大的社会价值。同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从机械的唯物论出发,对历史的看法是唯心主义的,不能辩证地看待环境和人物的关系,不能显出人物对环境的主观能动作用。

2、《简·爱》是如何表现一位叛逆女性追求权利与幸福生活的。

《简·爱》是一部用第一人称叙述的自传体小说,书中的许多情节都取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夏洛蒂对她的两个妹妹说:“我要写一个女主角给你们看看,她和我同样地貌不惊人和身材矮小,然而她却要和你们写的任何一个女主角同样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事实果然如她所说,《简·爱》以其真情实感赢得了读者的普遍喜爱。同时评论家们也热衷于通过简·爱来研究夏洛蒂,或者通过夏洛蒂来研究简·爱,研究夏洛蒂的生平与研究她的小说似乎成了同一个命题。

书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无疑是女主人公简·爱,这是一个勇敢、正直、富有斗争精神的女性,她对邪恶的势力从不屈服,因为她身上有着一种“一般妇女所不具备的崇高的精神力量”。夏洛蒂并没有按照旧传统描写多愁善感的漂亮的女主角,她的女主人公不过是一个身材矮小、相貌平常的姑娘,她的服饰“还没有使女穿戴的一半那么漂亮”,然而这个人物却以她纯洁的灵魂给读者以光彩夺目的美感。把这么一个普通的妇女塑造成一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充分显示了作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当时甚至连维多利亚女王都对它爱不释手。夏洛蒂之前的英国作家也写过这一类的妇女,但简·爱是以一个新型的女性形象出现在读者的面前的。之所以说她是新型的女性,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这个人物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与平等地位。个人反抗是西方19世纪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英国诗人拜伦就写过不少个人主义的反抗者,他们多是超凡的海盗、恶魔,离开现实很远。俄国诗人莱蒙托夫也写过这类人物。法国司汤达笔下的于连,罗曼·罗兰塑造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也多少带有反抗的色彩。但夏洛蒂笔下的简·爱显然与这些男性作家笔下带有不同程度的兽性和血腥气的主人公都不一样,读者在简·爱的身上看到的个人反抗带有更多的诗意与柔情的色彩。从个人反抗这个出发点走下去,人生道路并不相同,结果当然也不同,有于连式的,有利蓓加·夏泼式的,也有简·爱式的。于连、利蓓加有强烈的社会意识,阅历丰富,而简·爱单纯,不与“名利场”同流合污,这使得她与于连与利蓓加都不相同,具有他们所没有的精神美。简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求人格独立,自强不息。欧仁·福萨德曾说《简·爱》给他印象最深的一点是“杰出的生气勃勃的个性”。简出身低微,又是弱女子,在家庭、学校、社会中都备受压迫,处在寄人篱下的地位,多少妇女都就此屈服,默默无闻地了却一生。但简不愿如此,她要奋起反抗,要与险恶的环境作斗争,甚至敢于违抗上帝的意志,不与“圣者”结婚。整部小说是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是一个小写的人对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渴望、追求和憧憬。

小说对英国社会也有揭露,比如揭露孤儿院非人的生活,比如揭露里德太太一家的冷酷无情的家庭关系,但它的主要价值不在这些。论对慈善机关的揭露,不及狄更斯;对“名利场”的揭露,不如萨克雷。小说的主要价值,不在于社会画面的描绘和批判的深广,而在于它发出维护妇女人格尊严,要求男女平等的呼声。虽然夏洛蒂不喜欢英国18世纪女作家奥斯丁,说在她的《傲慢与偏见》中“看不到一张容光焕发的、活生生的面孔”,但她实在继承和大大发扬了奥斯丁表现妇女争取自由独立的精神及民主传统。

小说最主要的艺术特色是心理描写的细致入微。

小说的另外一个艺术特色是作家在艺术技巧和创作手法上的双重性。小说真实地表现了女主人公艰难的生活历程和复杂的心理状态,在刻画了严峻的社会现实的同时也表现了作家美好的主观理想,正是这种现实主义题旨手法与浪漫主义艺术技巧的交融与结合,使得切斯特顿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如果用最简短的一句话来表述她的丰功伟绩,我想,可以这样说:它通过最低的现实主义,达到最高的浪漫主义。”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也颇具特色,伍尔夫曾说夏洛蒂和艾米莉都经常借用大自然之力,读她们的小说就是为了其中的“诗意”。她们需要言语或行动所难以传达的更为强有力的象征,来表达人性中那些巨大的沉睡的激情。夏洛蒂笔下的荒原,风暴都不是单纯的点缀或者装饰品,它们饱含激情,是主人公心理意识的外化和形象表现,也显示了全书的主旨。

3、“英国小说之王”狄更斯的杰出贡献及其文学创作的思想价值与意义。

查理·狄更斯(1812—1870)是卓越的现实主义大师,他的一系列不朽名著形成了英国现实主义的高峰。他在1837年发表《匹克威克外传》,一举成名,从此一发不可收。在长达三十七年的创作生涯中,狄更斯共写了十五部长篇小说(一部未完成),还有许多中、短篇小说及杂文、游记、戏剧等。重要作品有《奥立弗·推斯特》(1837—1838)、《马丁·朱述尔维特》(1843)、《董贝父子》(1848)、《大卫·科波菲尔》(1850)、《荒凉山庄》(1853)、《艰难时世》(1854)、《双城记》(1859)、《远大前程》(1861)、《我们的共同朋友》(1865)等。

狄更斯的作品实现了通俗性和经典性的完美统一。他以通俗作家和幽默作家的身份走上文坛,他的众多作品既是惊世骇俗的暴露文学,又是情节热闹的通俗小说。夸张、讽刺、对比等手法的运用,曲折生动的情节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他在编织故事、虚构人物和设计场景中的千变万化,对感伤、悬念和恐怖等“情节剧”手法的采用,极大地迎合了包括中产阶级在内的大众的阅读口味。若从故事设计来看,他的一些代表作都是按照个人奋斗——成功——幸福的模式来编排的,这也恰好合乎了资产阶级的理想意境。众多小说在沉郁中开始,在欢乐中结束,善恶各得其报的狄更斯式的结局,往往使人破涕为笑。多数作品中人物性格比较单一,而且缺乏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他以好与坏、善与恶的的简单概念来审视复杂世界的思维习惯有关。

然而,追求作品的通俗性和他在艺术上的若干缺陷并没有掩盖狄更斯作为一位现实主义作家的光芒,他的诸多作品展现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直接描写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资产阶级的罪恶和统治机构的腐败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对被压迫者寄予了深切的人道主义同情,为人们认识十九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材料。

4、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表现的主要社会历史内容和艺术成就。

巴尔扎克的主要长、中、短篇小说90多部收入了名为《人间喜剧》的总集,巴尔扎克取这个名是相对于“神的喜剧”而言的,他要把人间的一切可笑与荒唐之事都记录下来。《人间喜剧》分为三大类:“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其中“风俗研究”又分成“私人生活场景”等六个部分。

主要历史内容:

①真实而生动地表现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里战胜封建贵族阶级的过程,写出了封建贵族的没落衰之史,反映了资产阶级取代封建贵族阶级的历史必然性。

②淋漓尽致地刻划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深刻揭示了金钱的可怕,腐蚀作用,以及金钱主宰一切的特征。

③具体入微地描写了资产阶级的罪恶发迹史,并通过各种类型的资产阶级典型人物的活动,再现了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高利贷资本到金融资本的发展过程。

④深刻揭露了大资产阶级政权的虚伪性,描写了劳动人民群众的贫困生活和反抗斗争,对共和主义者进行了赞美。

⑤正面描写了巴尔扎克的社会理想,对理想社会进行了探索。

主要艺术特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人间喜剧》的创作把小说提高到了社会研究和历史哲学的高度去写,具有历史的广阔性和哲理的深刻性。

②巴尔扎克将自己对艺术典型化原则的充分而独到的认识转化到了《人间喜剧》的创作中,塑造出了典型的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③《人间喜剧》追求和注重真实准确的细节描写,特别是典型细节,典型环境的描写。

④巴尔扎克将自己对文学作品真实性的深刻而独特之见解运用于《人间喜剧》的创作,从而提高了小说的智慧,才情与价值。

⑤《人间喜剧》还从经济角度去反映社会的变革和阶级关系,从而扩大了文学反映现实的范围。

⑥《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同悲观主义、浪漫主义,神秘主义紧密结合,夸张,虚构,离奇曲折情节等诸多因素的运用,给这部社会风俗史增添了色彩。

5、《红与黑》中的于连作为一个个人奋斗且才华横溢的青年为什么最终走上了悲剧的结局?

《红与黑》的突出成就是塑造了主人公于连的形象。于连是整部《红与黑》的核心,离开这个人物,《红与黑》的艺术魅力便无从谈起。

于连是个性格复杂的人物。他的性格经历了反抗——妥协——反抗“之”字形的变化。一方面,于连出身卑微,从小受到父兄的打骂,又受过谢朗神父和拿破仑退休军医的熏陶,有较多的平民意识和反抗性;另一方面,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从小就阅读有关拿破仑的英雄业绩和启蒙思想的作品,使他强烈地希望有朝一日能象拿破仑那样建功立业而出人头地,常常地做着这个英雄梦。在德·雷纳尔市长家里担任家庭教师,是他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于连对等级关系很敏感,他强烈的平民意识使他憎恨有钱人。他鄙视庸俗无能的德·雷纳尔市长。德·雷纳尔市长的等级观念很重,他的粗暴和傲慢常常刺伤于连的自尊心。为了报复,于连占有了德·雷纳尔夫人,这表现了他的反抗性。和德·雷纳尔夫人的私情败露后,于连为了当上主教,选择到贝尚松神学院学习。教士们利欲熏心、勾心斗角。神学院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思想。于连经常受到监视,他的信件经常被扣压。于连厌恶这种环境,但又要在这种环境中求得发展,他不得不学会谨慎,变得虚伪和自私,假装虔诚和顺从。他勤奋学习神学,终于博得彼拉院长的欢心,被提拔为神学课的讲师。这点成功,使他自信“在未来的神父中我将是一个主教”。种种表现,说明他的妥协性有所发展。到达巴黎德·拉莫尔侯爵家里后,于连为了向上爬,他煞费心机地赢得侯爵女儿玛蒂尔德的爱情,又通过自己的才干和勤勉受到侯爵的重用,得到十字勋章。这使于连感恩戴德,决心“今后要遵照给我勋章的政府的意旨而行动。”这些思想和行动表现出他对社会丑恶势力更大程度的妥协。但是,这一切努力仍不能填平等级的鸿沟,贵族社会按人的身份等级划分得极为周全的礼节、谈吐中冷淡轻蔑的表情,餐桌上的末席地位等种种无形的刺激,加深着于连的痛苦和嫉恨,使他在那个的“上流社会”里,仍然保持一定的清醒和冷静。他清醒地认识到巴黎是个“阴谋和伪善的中心”,深知候爵虽然赏识自己,只不过把自己当做一只忠实的“长毛猎狗”,玛蒂尔德对自己的爱情,也并不完全可靠。更重要的是,于连本质上仍保存着自己的良知,就在他不择手段向上爬时,他也为自己的虚伪、表里不一而痛苦自责。在监狱中,他终于认清了社会的本质,彻底清醒过来。最后拒绝上诉,选择了死而不是生,表明了与上流社会决裂的决心。   

于连的悲剧,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于连是法国大革命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知识青年,这类人受过资产阶级革命的熏陶,摒弃了封建等级观念,而信奉自由平等及个人价值,为拿破仑的丰功伟绩所鼓舞,雄心勃勃,希望出人头地。认为个人才智将会是社会竞争的唯一准则,也是社会分配权力的唯一合理依据。但是他们生不逢时,在王政复辟时期,平民象拿破仑时代那样通过正当的个人奋斗而跃升将军的梦想已成泡影,丑恶的社会现实不会允许公平竞争的原则。这是时代的悲剧,或者说是时代的错位。一方面,拿破仑时代的资产阶级革命给了于连们远大的野心,另一方面,时代却又不再是拿破仑时代,而是复辟后的死气沉沉的波旁王朝,这样的时代对于连们这样的平民来说,不再提供通过正当的个人奋斗而出人头地的条件和机会。从一开始,时代和社会就注定了于连的悲剧不可避免。

于连的悲剧也是他自身性格造成的。他是一个自尊、自爱、勇敢、真诚而又自卑、怯懦、虚伪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他热切地盼望出人头地,希望能跻身上流社会,甚至为了向上爬而不择手段;另一方面,他又对自己出卖灵魂而痛苦,在踌躇满志之时谴责自己因野心而丧失了天良。这种性格中的矛盾因素使他既不甘于只求温饱,满足于眼前利益,也不能心安理得地出卖灵魂,甘愿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这使他在个人奋斗的路上进退维谷,犹豫不定。本来,在复辟的波旁王朝时代,一个人,即使是平民子弟,只要厚颜无耻地不择手段地向上爬,也是有可能实现他跻身上流社会的野心,但于连的良知往往牵制他“进取”的脚步,在每次付出努力快成功时而功亏一篑。于连的悲剧告诉我们,在复辟时期,一个有进取心的贫民青年,试图通过自己的正当的个人奋斗出人头地,却又不愿厚颜无耻地讨好主子,甘愿出卖自己的灵魂的人,最终只能成为上流社会的“局外人”。

6、巴尔扎克《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为什么能在个人奋斗的道路上走上“成功”的征途?

小说中的拉斯蒂涅是复辟时期青年野心家的典型。拉斯蒂涅出身没落贵族,他希望出人头地,跻身上流社会。他千方百计地找到远亲鲍赛昂夫人,依靠她的关系踏进了巴黎上流社会的大门。鲍赛昂夫人教给他向上爬的秘诀:“你越没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地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作驿马,把它们骑得精疲力尽,到了站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她还指点拉斯蒂涅借助女人向上爬:“你要没有一个女人关切,你在这儿便一文不值。这女人还得年轻、有钱、漂亮。”如果说鲍赛昂夫人首先给他上了一课,那么伏脱冷就是拉斯蒂涅的第二个启蒙老师。伏脱冷是个在逃的苦役犯,他教导拉斯蒂涅“要弄大钱,就该大刀阔斧地干,要不就完事大吉”。他还为拉斯蒂涅制定了杀死泰伊番独子再从泰伊番女儿身上发财的计划。伏脱冷赤裸裸的说教让拉斯蒂涅震惊,但社会现实不断地印证着伏脱冷的“高论”,这让拉斯蒂涅最终受到了启发。高老头之死完成了拉斯蒂涅的社会教育。为了给高老头筹款治丧,拉斯蒂涅奔走于高老头的两个女儿之间而一无所获。他看到这个寡廉鲜耻的社会除了金钱之外没有任何感情。耳闻目睹的社会现实不断地刺激着拉斯蒂涅的神经。埋葬了高老头之后,他也埋葬了“青年人的最后一滴眼泪”,用“欲火炎炎的眼睛”远眺巴黎喊到:“现在咱们俩拼一拼吧”。从此,他投入了社会的罪恶深渊,踏上了野心家的道路。拉斯蒂涅的心理变化历程,清晰地表现了外界物欲社会对他的影响侵蚀,使他一步步走向沉沦。

7、分析《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之所以走上悲剧结局的主客观原因。

《包法利夫人》描写了外省一个富裕农民的独生女爱玛的悲剧性一生。爱玛在少女时期被送到修道院寄宿学校陶养,在修道院里养成了贵族的思想感情,幻想浪漫主义小说中所描写的恋爱生活。成年后却嫁给了一个平庸的市镇医生,生活平淡无奇使她的浪漫幻想很快破灭,陷入极度失望之中。她在舞会上认识了一位子爵,觉得这才是自己梦想中的人物,但是可望而不可及,于是生了一场大病。丈夫为了解除她的烦恼,把家搬到较繁华的永镇居住。在永镇,爱玛先爱上了年轻漂亮、也有浪漫主义思想的实习生莱昂,可莱昂却胆小怕事错过了机会,到巴黎去了。在爱玛灰心失望之际,情场老手罗多夫乘虚而入,爱玛又把他当作梦寐以求的情人,难以自拔,最后要求私奔反倒被罗多夫抛弃,此时的爱玛为了私奔已开始借债,结构梦想又一次破灭,她又大病了一场。之后,爱玛又遇见了从巴黎回来的莱昂,两人旧情复萌,每周都要幽会一次,日久天长,情妇的生活也变得平淡无奇,可爱玛已经债台高筑了,为了还债,爱玛求莱昂帮忙,甚至暗示他盗用公款,这样爱玛已沦落到犯罪的边缘。她还向公证人借钱,却不肯为了金钱出卖爱情,这说明爱玛心中还残存了一点浪漫主义精神。爱玛也不肯向丈夫低头,因为她不爱他,所以不愿在他面前失去尊严。最后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爱玛服毒自杀。

小说以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了爱玛一生的悲剧,并暗示出,爱玛的悲剧首先是她天真庸俗的浪漫主义幻想必然结果。爱玛的浪漫追求缺乏思想深度,她多愁善感却不倾心艺术,她要求事物投她所好,凡是不能立刻满足她心灵需要的,她都认为没有用处。所以爱玛的悲剧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她的主观因素造成的。

但作者在批判了庸俗的浪漫主义的同时,更控诉了恶浊鄙俗的社会,作者以现实主义的深刻描绘,指出爱玛的悲剧最终是由社会造成的。修道院违背常情的宗教生活和庸俗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戕害了爱玛的心灵。待她走进社会之后,狭隘闭塞、单调沉闷的环境和缺乏精神生活的家庭不能满足她的情感需求,而糜烂享乐的社会风气进一步腐蚀了她的心灵。作者不但写出了造成爱玛毁灭的社会原因,还分析了这一悲剧的物质基础。爱玛在高利贷者的钻营压榨下终于破产,正是这无法偿还的巨大债务和一次次的爱情幻灭导致了爱玛的灭亡。小说通过爱玛的悲剧既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关系的罪恶,又有力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精神生活的空虚和堕落,因此,作者认为爱玛的悲剧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

第八章  十九世纪后期文学

1、自然主义文学

自然主义是19世纪60年代出现在法国文坛,70年代流行于欧美各国的具有广泛影响的一种文学思潮。以左拉的自然主义理论为基础的这一文学思潮,主张文学反映自然,无动于衷的创作态度,忠实地反映现实。它反对夸张,理想和抒情的创作方法,强调用实验的方法来进行文学创作,追求绝对的真实和客观的描写,特别是对生活的表面现象作照相式的描绘,主张用遗传学、心理学去解释人的思想、行为和社会现象。

2、象征主义文学

象征主义文学最早产生于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法国,以1886年法国诗人英雷亚斯《象征主义宣言》的发表为标志而正式被文学界承认,象征主义文学不满于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注重外界事物和如实描写社会生活的倾象,提出要努力探求人的内心真实,主张创作应当表现超现实的理想世界,并把现实世界作为参照表现这种理想世界。表现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唯一的真理。象征主义文学大量运用象征、暗示、隐喻、启发等手法来暗示作品的主题和事物的发展,让读者在半明半暗、扑朔迷离、似懂非懂的情况下恍惚若有所悟,因此它充满着神秘主义色彩。

3、唯美主义文学

唯美主义是19世纪后期,苦闷、傍徨,悲观、颓废的世纪末思想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这种源于康德以及席勒美学思想的文学,重主观和幻觉,追求神秘和怪异,表现出了对非理性主义,神秘主义和下意识的条件。唯美主义文学以“为艺术而艺术”为美学纲领,以主观唯文主义为哲学基础,以悲观,神秘,虚无、孤独为基本特征,加上其消极的思想内容,而成为颓废主义中的一部分。

4、欧美各国把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视为同一文学流派,但我们认为它们有本质的不同,其原因何在。

我们认为自然主义的方法和现实主义的方法的确是基本一致的,欧美各国将它们视为同一文学流派并非全无道理,但自然主义从本质上讲,与巴尔扎克,司汤达等人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又的确是不同的。现实主义强调真实,但重视人物和情节的提炼、集中及典型化,不特别重视科学,不重视生理遗传因素,而自然主义强调自然真实,有科学性,强调生理遗传因素。

自然主义在强调客观地反映现实方面和现实主义是一样的,但它反对现实主义主张的通过典型概括的手法来反映现实,要求文学成为单纯记录各种平凡琐细事物的照相机的文学主张却是独有的。

5、为什么人们会将象征主义、唯美主义称为颓废主义。

19世纪后半期,一些资产阶级作家对资本主义社会深感不满而又无力反抗,对无产阶级革命不理解而又深怀恐惧,于是对现实感到幻灭,对前途丧失信心,从而产生了苦闷、彷徨、悲观颓废的思想情绪,即所谓“世纪末”情绪。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文学就是这种情绪的反映。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都主张摆脱现实的束缚,追求在艺术中超脱人生,在潜意识中抵达“理想世界”。它们在表达对现实世界的极度失望和不满的同时,宣扬个人主义、悲观主义和神秘主义,具有浓厚的颓废主义情调,所以被共称为颓废主义文学。

6、莫伯桑中短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莫泊桑是19世纪下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短篇小说成就尤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之称。

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说题材十分广泛,生活场景十分丰富,刻画的人物形象也多种多样,可以说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了1870——1890年间法国社会生活的状况。

①以普法战争为背景,揭露普鲁士侵略者的罪行,反映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如:《羊脂球》等。

②描写资产阶级风尚习俗,描写小市民生活,揭露资产阶级的道德堕落,荒淫靡烂,世态炎凉,以及拜金主义的作品。如:《项链》等。

③描写劳苦人民的生活,反映其生活的贫困,痛苦和悲惨命运,表现及赞扬其优良品质的作品。如:《西蒙的爸爸》

④描写妓女生活,甚至是单纯描写情欲的作品。如《胡髭》等。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的艺术特征:

①这些小说大多是公人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取材,以小见大,反映生活的真实。

②英泊桑在小说中并不直接出面,而是通过故事本身来表示自己的倾向,尽力作到客观冷静。

③构思布局精妙,结构严谨。题材虽普通,却因情节布局而能引人入胜。

④细节描写精致细腻,新颖奇特,而又准确传神。

⑤语言简洁、含蓄、凝炼、生动、富于表现力。

7、《萌芽》作为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工人罢工运动的小说,其思想内容、意义与艺术特点。

《萌芽》是《卢贡-马卡尔家族》的第十三部小说,内容是描写煤矿工人为了反抗资本家的剥削而进行的斗争。他曾说“我的小说描写工资劳动者的起义,这是对社会的冲击,使它为之震动;一句话,描写资本和劳动斗争。小说的重要性就在这里:我希望它预告未来,它提出的问题将是20世纪最重要的问题。”可见作家对小说题材的重要性有着极清醒的认识。

小说真实描写了煤矿工人所遭受的剥削和压迫,形象地把服娄煤矿比作一只贪婪的、时刻准备吞噬人类的巨兽。工人们被迫举行了罢工,虽然斗争失败了,但使资产阶级领教了无产阶级的愤怒,小说的结尾充满信心,左拉相信工人阶级的正义事业将来一定会开花结果。

《萌芽》是一部在艺术上有着很高成就的作品。作家将工人群众作为一个集体形象加以描写,同时对其中的一些工人和工人领袖则进行了突出的刻画。对工人马赫及其父亲和妻子的描写真实、生动。对罢工领导人艾狄安的描写也很成功。既表现了他的英勇无畏、肯于献身的优秀品质,也表现了他身上的弱点。当然由于作家对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缺乏了解,这些形象同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其次,在描写矿工井下的艰苦劳动、生活条件之恶劣以及工人大规模罢工斗争的惊天动地的场面等方面,左拉的成就也是空前的。左拉的独到之处是能够把粗犷和细致两种因素巧妙结合起来,既勾画出了气势磅礴的群众场面和广阔的背景,又有许多极其精微细致的描。

《萌芽》在艺术上没有完全摆脱自然主义理论的束缚,小说中自然主义的描写仍时有表现,如对酗酒的描写,就企图表现家族遗传的可怕影响;对男女工人之间混乱的肉体关系的描写也是沉迷于自然主义描写的例证。尽管《萌芽》存在这样一些缺点,但它仍然是19世纪反映工人运动的最优秀的作品。

8、《德伯家苔丝》的思想内容及人物形象

《德伯家的苔丝》(1891)是哈代后期的代表作,这个时期,资本主义以绝对的优势侵入并占领了乡村社会,宗法制农村解体,农民丧失土地和生活资料已是残酷的事实存在。因此哈代的注意力及创作的重心便既不是美丽而空洞的田园理想,也不是传统的宗法制社会毁灭的过程及农民破产的历史,而是解体后的农村社会中破产农民未来的命运、生活的前途、难料的遭遇以及他们新的追求、斗争和悲剧。与此同时,作者从维多利亚时代资产阶级的伦理道德、宗教法律、教育制度、婚姻爱情、人际关系等处着手,有力地揭露、控诉和批判了罪恶累累的资产阶级社会。《德伯家的苔丝》因此具有鲜明的社会批判色彩。

苔丝是一个悲剧性人物,造成苔丝的悲剧的原因十分复杂,首先是苔丝的性格悲剧,她的性格本身潜藏着制造悲剧的因子。她渴求爱情,第一次见到克莱,就心有所动。她清楚父母鼓动她去认亲戚意味着什么,她还是去了。亚雷引诱她,她虽然不爱亚雷,却未绝然地回避他。她会因一些偶然的困难,做出违背理智的事情。如她和伙伴去赶集,等离开时,天已经很晚了。她本来决不想骑亚雷的马回去,但因和同伴发生了争吵,亚雷的马恰巧赶到,她就坐上去了。可以说,正是她的软弱,助长了亚雷的欲望,使亚雷能够利用她的困难,乘虚而入,甚至对克莱的信念发生动摇。也正由于对爱情的渴望,她杀死亚雷,再次犯罪。小说中对她在爱与性面前的性格反映,有非常细致深入的描写。我们这样说,并不是在责备苔丝,她是主宰不了自己,哈代也没有试图象卫道士一样责备她,这部小说有一个副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苔丝被亚雷诱奸,最后又杀死亚雷,从法律角度看,她的确犯了罪。哈代如此看待自己心爱的女主人公,用意不言自明。

苔丝性格的另一个特点是她的罪感。苔丝自己认为自己是有罪的。外来的流言飞语并不能打垮一个人,精神的崩溃来自自我的谴责。苔丝根据所谓“陈腐的习俗,布置了不同情自己的声音”,“用一堆使自己无故害怕的道德精灵”来恐吓自己,“老是把自己看成是罪恶的化身,侵犯了清白的领地”。当她按照传统的贞操观念来衡量自己的清白与否时,她比别人似乎更不能忘记自己的所谓“耻辱”。她远离亲人和故乡,来到塔布篱,为的就是要忘记自己的过去。和克莱的相爱使她感到幸福,可同时也有更多的痛苦。她无法卸掉身上背负的十字架,她爱克莱,却坚决拒绝和他结婚,她认为自己有罪,配不上克莱。被克莱抛弃后,她仍认为是自己的罪过,毫无怨言,默默忍受命运加在身上的不公平。这也铸成了她对亚雷的仇恨,以致最后杀死他。从这一点出发,这部《德伯家的苔丝》具有了丰富的社会批判的内容。我们看到,苔丝身上的罪感,就来自她所受的比一般农村女子要好的教育,使她的智识能够和克莱、亚雷这样的人匹敌,因此她本人在某种程度上受到“现代痛苦”的影响。要是她和母亲一样,是一个单纯的乡下姑娘,她就不会因为富有想象和敏感而罹难。即使生了私生子,遭人闲话,但在乡村社会中,在某种意义上,也会是一种完全可以承受的耻辱,而不至于造成这种悲剧性的结局。从这个意义上讲,苔丝的悲剧又是社会悲剧。

小说的社会批判性还表现在苔丝和她的一家所遭受的苦难上。但是,如果我们对小说作为社会悲剧的内涵的理解到此为止,显然是不够的。我们不能纯粹以批判社会现实的严厉程度,评价一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德伯家的苔丝》的社会批判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所展现的艺术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哈代将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入侵与乡土、自然、民间生活对立起来,从后者的被破坏和衰落中寄托感怀,发掘无尽的诗意。

9、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杰出价值与特殊意义。

易卜生是挪威文学最重要的缔造者,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一生创作的主要是“社会问题剧”,关注社会政治和婚姻家庭问题,如《社会支柱》、《人民公敌》、《群鬼》等,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提倡他那种“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是最孤立的人”的观点。他的“社会问题剧”对戏剧艺术的革新做出了重大贡献,具有世界性影响。

易卜生早期创作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到了中期(1869~1890),易卜生一改其早期风格,进入了戏剧创作的鼎盛时期。从北欧文学的总背景来看,十九世纪下半叶,现实主义已取代浪漫主义成为主潮。就剧作家本人而言,在坚持一贯的“纯粹的反叛精神”的同时,他对现实社会也有了较为透彻的认识。早期的浪漫主义历史剧,这时已让位于更为直观地反映当代生活的现实主义戏剧,从而诞生了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独特风格的,易卜生式的“社会问题剧”。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主要特点是:以日常生活为题材,从多方面剖析社会问题,使矛盾尖锐突出,启发观众思考和引起“论争”,从而引导人们起而改革社会弊端。

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主要代表作有《青年同盟》(1869),《社会支柱》(1877),《玩偶之家》(1879),《群鬼》(1881),《人民公敌》(1882)等九部,其中《青年同盟》、《社会支柱》、《人民公敌》描写社会政治生活,《玩偶之家》、《群鬼》反映家庭婚姻问题。这些戏剧着眼于挪威当代生活,提出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其中涉及到反对投机政客,抨击资本家虚伪道德,嘲笑假民主制度,支持妇女解放等等。在舞台上,这些社会问题被演绎成一幕幕的戏剧冲突,并力求忠实于生活,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易卜生并未在戏剧中解决这些问题。对他来说,客观地再现本身远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剧作家的任务是“描写人们”,他没有必要将一个明确的结论强加给观众,从而将生动的戏剧变成乏味的说教。他的戏剧总是以问号向观众谢幕,将对问题的深入探索留给观众。

《玩偶之家》是易卜生戏剧艺术成就的代表,剧作提出了表面看来很美满的资产阶级家庭实际上是否美满,资产阶级的家庭主妇应该如何来看待她们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的问题。剧中女主人公娜拉的形象熠熠生辉,最初,娜拉只是个“玩偶”, 娜拉的醒悟乃至毅然出走,最主要的原因,是她在活生生的事实面前受到了教育。只有当她与现实发生严峻冲突,亲眼目睹海尔茂闹剧般的表演之后,她才如梦方醒,认识到在一场不平等的婚姻中,自己所谓的幸福生活事实上从未存在过。海尔茂的形象也具有典型意义。他是霸道自私的男权社会的产物,不折不扣的伪君子。他对娜拉的爱,仅限于口头上近乎肉麻的昵称,并且以娜拉的言听计从为前提。《玩偶之家》的戏剧人物都来自日常现实生活,没有非凡的性格和能力,他们的对白与日常口语几乎没有区别,戏剧场景逼似现实,情节忠实地按生活原貌展开,没有人为制造的凑巧,体现出对现实主义戏剧美学的贯彻以及“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的大胆革新精神。

易卜生以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技巧,排斥了当时西欧舞台上流行的内容空洞的“巧合剧”,引起了一场革命。他的戏剧主题鲜明,重视人物刻画,具有复杂微妙的艺术结构和精炼的语言,在戏剧艺术的各方面都启发了一代人的创作。

8、《漂亮朋友》的思想内容及人物形象

《漂亮朋友》是莫泊桑最富社会意义的长篇小说。退职的下级军官杜洛华在报馆就业,依靠招摇撞骗无耻地向上爬,发了迹,最后娶了报馆老板的女儿为妻,在巴黎出尽风头。小说中所描写的部长、议员以及新闻、司法和宗教各界的上层人物与杜洛华是一丘之貉。它还揭示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内阁要员,为了金融巨头的利益,蒙骗议会和公众,暴露了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

  《漂亮朋友》所塑造的主人公杜洛华具有典型意义。他没有什么才能,却凭着年轻漂亮,以猎取和控制上流社会中有钱有势的妇女为主要手段,飞黄腾达。杜洛华厚颜无耻,奸诈狠毒,但只有他这样的野心家才能在人欲横流的现实中如鱼得水。杜洛华是十九世纪下半期法国社会中的一个典型人物。在《漂亮朋友》中,作者对当时的法国政治和报纸新闻进行了辛辣的揭露。高级政治人物没有什么能力,靠着有钱就能操纵政界,选举不过是大骗局。至于新闻,其实质就是欺骗,为政客们所操纵。

小说中,作者运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成功地塑造出了一系列艺术形象,但在描写时有时也带上了一些自然主义色彩,如对杜洛化生理本能的描摹等。小说也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讽刺技巧。

版块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