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文化概论课程介绍

电视文化概论课程介绍

发布时间:2010-11-29 作者: 来源:

课程导学: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电视文化概论》是新闻传播、戏剧影视艺术等专业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无论从事大众传媒研究,抑或学习戏剧学、电影学,当然更不用说从事电视研究,“电视文化”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课题。它不是一门技能型的基础课程,但却是一门具有很强思维拓展性和提升性的理论课程。

顾名思义,电视文化这一课题是从文化这一大范畴来审视电视这一对象,也就是说是将电视作为一个文化现象,以宏观的视野对其加以具有哲学意义的考察、探究。所以,“电视文化”研究不同于电视新闻研究、电视传播研究、电视节目制作、电视艺术研究、电视策划、电视经营与管理、电视技术与工程等较为具体的、研究指向较为集中的课程。应该说,“电视文化”的范围显然要更大一些,从一定意义上来看,它可以覆盖、涉及所有电视研究的课程。

从而,这就决定了“电视文化”研究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宏观性:电视文化是从文化哲学的高度来研究电视的整个传播内容和运行机制,其视野不局限于制作、管理、传播、接受、效果、功能等任何一个具体环节,而是着眼于整个电视这一文化现象与整个国家、民族、社会、个体的发展、生活等诸方面的关联及其所能产生的意义,由此决定了它的宏观性。

2、综合性:电视文化本身的属性兼容了政治经济、社会思潮、伦理道德、艺术审美、科学技术以及各种价值观念,它是一个体现出交融混杂的多元形态的社会交流系统,对其的研究涉及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传播学、历史学、心理学、美学、艺术学等众多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3、抽象性:电视文化从总体上来说属于文化研究这一大的范畴,它更加关注电视的意识形态、价值观等功能和作用,需要很强的哲理思辨、理论概括能力,要求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电视现象,从形而下的层面向形而上的层面提升,也就是要善于从直观的现象中总结、归纳、辨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趋向、潮流或价值判断。这使得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抽象性。

4、开放性:电视文化研究属于人文科学范畴,它没有自然科学那样为人公认的原理、定律。这一研究领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以要求所有人都对一些电视文化现象持有相同的看法和观点,对这些电视文化现象的研究也没有终极结论可言,其研究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不同的研究者可以侧重于不同的角度和路径,得出的结论自然也是大不相同乃至相异甚大。所以,电视文化研究是开放的、多元的,争论也是激烈的,这都是正常现象,也是该课题研究富有活力的表现。当然,研究方法、路径、观点的多元、开放是相对而言的,并不表示就没有真理可言,事实上人文科学最核心的价值标准当然还是有所公认的,那就是有利于人的价值、尊严以及合理人性的表达,这是无论如何都不可抹杀、否认的普适性原则。

二、学习内容:

本课程目的是为有兴趣的同学提供一个学习、了解电视文化的初步性讲解,所以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力求简洁、明了,重点在于基本问题的阐释,并不追求过多、过全、过深。学有余力的同学可根据参考资料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本课程共设置六章内容:

第一章:文化的概念与特征(二周)

第二章:电视文化的界定及其功能(三周)

第三章:电视文化与电视传播(三周)

第四章:新中国电视文化回顾与前瞻(四周)

第五章:中国电视观念的沿革历程(三周)

第六章:当代中国电视文化的反思与展望(一周)

三、学习要点:

    电视文化是文化研究与电视媒介研究的融合,为此,我们学习的重点在于了解文化与电视的关系、电视文化的概念和层次、一些重要电视文化现象的价值意义、整体把握中国电视文化的现状和应有的发展方向。

四、学习目的:

    从上面我们提到的课程内容和学习要点中,我们可以归结为出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或宗旨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给予关怀,具体到我们国家和社会,就是在当今中国的现实环境下,怎样宏观把握电视文化应有的价值取向,或者说得更明确些,就是电视文化如何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好的、更有利的文化支撑,为提高中国人的生活品质提供更富人文主义的文化关怀和文化慰籍,使得中国电视无论是生产还是传播,无论是制作还是管理,都能更好地确保合理乃至美好人性的表达。

五、学习基础:

    《电视文化概论》这门课程首先是以电视为研究对象,所以学习该课程的首要基础就是对中国电视发展史较为熟悉;其次,该课程具有宏观性、综合性、抽象性等特征,这就需要同学们还要有一定的哲学、政治、经济、艺术、美学、伦理道德、文化理论等方面的基本准备;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同学们要树立健康、理性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这是对电视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判断的重要尺度,缺失这一点,不仅是电视文化,任何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都将失去方向和意义。

六、学习方法:

    电视本身就是我们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我们对于电视文化的整体研究,也就是对我们身处其中的社会现实的一种了解与把握。所以,进行本课程的学习,首先要积极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和趋向,对社会主导文化思潮要多关注、多了解;其次,要多关注电视的发展动态和重要现象,对有关的电视热点保持敏感;再次,尽可能多涉猎一些报刊杂志上的相关论题,多看一些相关的著作。电视文化研究范围很广,我们不可能予以通盘了解,可以有选择的进入,比如从广义范围进行学习了解,这就需要将电视与市场经济、大工业化生产紧密相连,所谓的文化理论、大众消费文化、大众传播媒介研究都是这样的方式;还有从狭义范围进行学习了解,这主要将电视与艺术相联系,将电视艺术现象置于广阔的文化语境中予以考察研究。

    当然,我们这里的电视文化课程不会有这么深入的涉及,同学们首要的还是对讲授内容尽量予以吃透,进而举一反三,提高自己分析电视文化现象的能力。除去课程内容外,我们设置了“拓展与补充”这一栏目内容,这是对基础内容的一个提高,涉及的问题难度、深度都有增加,目的就是供同学们做学习参考之用,相信这部分内容可以更加开阔同学们的视野,提高思维能力。

 

 

 

 

 

《电视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一、先修课程:

《电视文化概论》是电视学、新闻学等专业中一门层次和难度较高的专业课程,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该完成《电视艺术概论》、《电视传播概论》等相关基础课程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

从宏观的学科层面来说,本课程将电视的整个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以及重要的传播现象及其文化意义作为电视文化的研究范畴,这是采用了一种文化哲学的研究视野。学习电视文化的根本宗旨是对人的生存境况给予关怀,将人放置在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加以记录、展示、呈现,并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研究各民族在电视时代生活方式的差异性和各民族之间的对话性。本课程涉及跨文化的哲学、美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对电视文化在人类整体文化中的位置、电视文化的价值、功能、意义进行阐释与分析,注重对电视文化发展战略、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等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究。

从较小范围的层面来说,本课程主要聚焦于中国的电视文化,着重于对中国电视发展历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重要的文化现象进行阐释和评价。尤其关注中国电视在技术迅猛进步的基础上,一系列相关的管理体制、节目内容、竞争环境、电视思维和理念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在当今中国整体文化建设中所产生的作用和价值,并为中国电视文化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课程主要以较小范围的学习为目标,也就是集中对中国电视文化的发展情况及其成败得失进行探询。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部分有关西方电视文化研究的理论资源及相关内容作为补充,此部分内容设置在“拓展与补充”栏目中,供学有余力或有兴趣的同学进一步学习参考。

三、课程教材:

    电视文化研究在国内来说,本身起步较晚,成果并不十分丰富。目前并没有较为通用的教材。所以本课程并不指定教材,仅列出一些参考性书籍供大家自由选择。

 

四、参考教材与资料:

1、陈默《电视文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2、陈龙《在媒介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论》,学林出版社,2001年出版。

3、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影视文化》,北京出版社,1999年出版。

4、陈旭光《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5、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6、刘习良主编《中国电视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出版。

7、期刊:《现代传播》、《南方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版块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