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2012级专升本科班专业基础课期末复习大纲
第一部分:新闻理论专题
专题一 新闻传播活动的起源与发展
1、什么叫新闻起源?
答:新闻起源,是新闻传播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产生和发展的本质原因。
2、简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起源观的基本内容。
答: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新闻起源于人类社会化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活动的需求,它直接产生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同需要。(也可以说:(1)新闻起源于人类社会的信息交往,即新闻现象是在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活动中出现的,新闻活动是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活动的重要内容;(2)新闻起源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
专题二 新闻的定义
1、什么叫新闻本源?
答:新闻本源指新闻报道的基础和客观依据。
2、简述马克思主义新闻本源观的基本内容。
答:马克思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是事实。在事实与新闻之间,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事实是新闻的基础,对新闻有决定作用;新闻是事实的报道,对事实进行能动的反映。
3、如何评价陆定一同志提出的新闻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答: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了“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是我国目前最权威的新闻定义。这一定义:(1)具有科学性,它在新闻和事实的关系上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强调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即事实的存在决定新闻的存在,新闻是对事实的一种反映。(2)具有准确性,它指明了新闻的本质属性和特性,如:新闻是的本质属性是报道,是意识形态的东西。新闻的特性包括真实性、新鲜性、及时性和公开性。(3)具有普适性,它适用于古今中外一切新闻现象。此外,这一定义文字简约,概括得当,言简意赅。有人认为这一定义在揭示时效性上存在局限,可修正为“新闻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专题三 新闻的真实性
1、什么叫新闻真实性?
答:新闻真实性,是新闻的特性之一,指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基础,报道中反映的情况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2、新闻为什么必须真实?
答:(1)真实是新闻特有优势之所在。新闻的优势在于它能赢得广大读者、听众和观众的喜爱,起到说服和教育群众、影响和引导舆论、指导和推动工作、服务于各项社会事业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作用,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新闻的这种优势正立足于它在群众心目中是真实的。(2)新闻是各国新闻机构普遍追求的首要目标和普遍遵循的首要原则。对于西方新闻机构来说,不讲真实性就会失去市场,失去广告,失去生命;对于我国新闻机构来说,不讲真实性就会失去人心,失去其存在和发展的价值,最终也会失去生命。
3、简述新闻真实性的双重涵义。
答:新闻的真实包括双重涵义:具体真实和总体真实。新闻的具体真实是指新闻报道对具体的客观事实所作的真实的反映。新闻的总体真实是指在具体真实的基础上,新闻报道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和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揭示客观事物相互联系和发展中存在的内部规律性。二者的关系是:具体真实是基础,它对总体真实起制约作用;总体真实是在具体真实的基础上的升华,它对具体真实起指导作用。
专题四 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
1、新闻事业为什么会具有社会性?
答:新闻事业的社会性,是指新闻事业要面向整个社会,为各个阶级的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新闻事业的社会性由下列因素决定:(1)新闻传播公开面向全社会,接受者是社会上的不特定的大众;(2)新闻传播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反映的是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党各集团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生活。(3)不管哪一阶级哪一集团的新闻传媒都会追求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
2、在阶级社会中,新闻事业为什么会具有阶级性?
答: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是指在阶级社会中,新闻机构及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表现出的立场和观点,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一定阶级服务。新闻事业的阶级性由下列因素决定:(1)新闻事业的行为主体,包括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都能反映和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2)新闻事业在一定的国家和社会制度下所受到的控制,能反映和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3)新闻事业的性质由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反映和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新闻事业要反映和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3、有人提出,在中国新闻改革的大背景下,新闻事业应该由党和政府的喉舌转变为一种"纯信息"的载体,不应该成为某一党派之喉舌,不应带有倾向性而应“中性化”。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1)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任何新闻报道都是新闻工作者主观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和认识,因此,一切新闻报道都不是“纯信息”。(2)这个观点的要害就在于否定新闻事业的阶级性,否定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3)我们必须明确反对所谓新闻报道不应有倾向性,而应“中性化”的观点,决不允许借新闻改革的大旗来淡化、削弱和否定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4、简述新闻事业的功能。
答:新闻事业具有如下功能:报道新闻,传播信息;反映舆情,引导舆论;传授知识,普及教育;提供服务,文化娱乐;刊登广告,繁荣经济。
5、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
答:(1)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政府和人民三位一体的耳目喉舌。(2)用“耳目喉舌”来表述新闻事业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一个传统和特色。(3)这一性质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区别于其他社会条件下的新闻事业,区别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其他事业的一个标志。(4)这一性质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心声的统一。(5),这一性质要求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及时、准确地为党、政府和人民提供国内外的真实信息,及时、准确地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呼声、要求。
专题五 新闻自由
1、什么叫新闻自由?
答:新闻自由(Freedom of the Press),也叫出版自由,属公民民主权利的一种,是宪法所规定的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体现和运用。
2、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制度下新闻自由的实质?
答: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新闻自由,实质上是金钱指挥下的新闻自由(或:垄断资本控制下的新闻自由)。资本家可以出资创办媒体,作为自己一手操纵的喉舌;可以收买和兼并他人的媒体,扩大势力范围,形成媒介垄断和舆论垄断;可以通过参股控股,获取媒体的决策权和操作权;可以通过广告媒体的选择,控制媒体的传播方针。
3、论述新闻自由的本质。
答:新闻自由是通过传播新闻和接受新闻而实现的一种民主权利,是政治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1)没有抽象的新闻自由,只有具体的新闻自由。(2)没有绝对的新闻自由,只有相对的新闻自由。(3)在阶级社会中,只有统治阶级才能享有充分的新闻自由。(4)新闻自由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不永恒。(5)新闻自由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但归根结底是维护某种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的工具和手段。
4、简述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特点。
答:(1)以剥夺敌对阶级和敌对势力的新闻自由为前提;(2)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3)坚持民主和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专题六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1、什么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
答: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行为准则,它要求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或主办的新闻舆论工具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贯彻和表达无产阶级的思想意志、政治要求和组织原则。
2、简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内涵。
答:(1)在思想上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事求是。(2)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3)在组织上坚持和服从党的领导,贯彻民主集中制,遵守党的纪律。
3、观点辨析:报纸强调党性就不能反映群众意见。
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错就错在它把新闻事业坚持党性与代表人民利益对立起来。第一,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党性要求。第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原则在新闻事业中的体现,社会主义的报纸、广播、电视强调党性,必须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包括反映群众的意见、呼声和要求。第三,报纸强调党性,在很大的一个方面表现在它要无条件地服从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是根据群众的意见制定出来的。
4、观点辨析:新闻事业坚持党性,新闻工作者就不能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新闻事业坚持党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宣传和解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主张,而做好这项工作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中央的直接的声音不是很多,而新闻报道却必须每日甚至每时向人民讲话,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有高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定要有独立负责的精神。一定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工作的自主性。只有这样,才能不间断地用大量言论和事实,来强有力地宣传中央的主张。所以,新闻事业作为党的喉舌,同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根本上也是完全一致的。
5、观点辨析: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就是反对新闻改革。
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第一,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涣散党的纪律,而正是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纪律。(邓小平语)第二,新闻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强化新闻事业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作用,使我们的新闻工具成为党和政府掌握的更加得心应手、更加朝气蓬勃、更加有战斗力的耳目喉舌,成为党和政府紧密联系群众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工具。第三,这种观点的要害就在于它把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和新闻改革对立起来了,这种观点实质上是借助新闻改革来否定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取消或摆脱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改变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性质和方向。
专题七 新闻职业道德
1、什么叫新闻职业道德?
答:新闻职业道德,也叫新闻伦理或新闻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
2、简评资产阶级新闻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答:(1)资产阶级新闻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新闻自由、社会责任、真实准确、客观公正、廉洁诚实、遵守法制、作风正派、保护消息源、更正和答辩。(2)资产阶级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成熟阶段后,资本主义的商业道德在新闻职业中的具体表现。(3)资产阶级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是资产阶级价值观、"人权"理论等在新闻领域的反映。(4)资产阶级新闻事业本质上的谋利性与新闻职业道德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反映在资产阶级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条文上,表现为概念含糊、抽象、自相矛盾、不容易操守。
3、简述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规范。
答:(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3)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4)维护新闻的真实性;(5)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6)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专题八 新闻舆论
1、什么是舆论?
答:舆论是公众的意见或群众的言论。舆论有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征。
2、什么是新闻舆论?
答:新闻舆论是社会公众通过新闻传媒对最新事态的意见表达。新闻舆论的三要素包括:社会公众、最新事态和意见表达。
3、简述新闻舆论的基本特征。
答:(1)舆论指向即社会事态的范围大;(2)舆论主体即社会公众参与的程度高;(3)舆论导向即社会受众的领域广。
4、什么叫舆论引导?
答:舆论引导,指的是新闻媒介通过报道和分析当前形势,研究改造社会、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在公众中形成和新闻媒介立场相同的强大舆论,把公众的意志统一起来。
5、如何提高新闻舆论引导水平?
答:(1)宜解不宜避,坚持舆论引导的鲜明性;(2)宜缓不宜急,把握舆论引导的渐进性;(3)宜全不宜片,讲求舆论引导的辩证性;(4)宜诱不宜硬,注意舆论引导的启发性。
6、什么叫舆论监督?
答:指运用新闻媒介对偏离或违背社会正常运行规则的行为依法实施的新闻批评。
第二部分:电视艺术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电视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儿,它具有三大功能,下面哪个不属于电视的主要功能?( )
A.信息传播功能 B.教育学生功能 C.新闻纪实功能 D.艺术表现功能
2.1980年,我国制作了哪部电视连续剧,拉开了我国电视连续剧的序幕?( )
A.《敌营十八年》 B.《北京人在纽约》 C.《西游记》 D.《长征》
3.什么是电视专题节目的生命 ( )
A.音乐 B.人物 C.真实 D.同期声
4.纪实风格的理论依据“影像本体论”是谁提出来的? ( )
A.爱森斯坦 B.卢米埃尔 C.安德烈·巴赞 D.黑格尔
5.什么是一部作品最基本构成因素? ( )
A.题材 B.人物 C.细节 D.故事
6.下列哪项是电视专题片解说词最常见的一种? ( )
A.新闻式 B.抒情式 C.政论式 D.叙述式
7.下列不属于音画关系的是? ( )
A.音画同步 B.音画平行 C.音画合一 D.音画对立
8.什么决定了一部电视作品的基本节奏? ( )
A.外部节奏 B.内部节奏 C.运动节奏 D.和谐节奏
9.哪一项是电视最根本的语言要素? ( )
A.声音语言 B.画面语言 C.人物语言 D.音乐语言
10.用在创意型专题节目中的是哪种风格类型的解说词? ( )
A.新闻式 B.抒情式 C.政论式 D.叙述式
11.下列不属于电视文学作品的是? ( )
A.电视小说 B.电视散文 C.电视诗歌 D.电视评论
12.什么是任何形态的电视节目的中心? ( )
A.主题 B.内容 C.形式 D.结构
13.下列不属于通俗电视剧类型的是? ( )
A.哲理剧 B.言情剧 C.喜剧 D.武侠剧
14.“如果你想要你的孩子去天堂,那么送他去美国;如果你想要你的孩子去地狱,那么也送他去美国”这句话出自哪部电视剧?( )
A.《洋行里的中国小姐》 B.《北京人在纽约》 C.《西部警察》 D.《深圳人》
15.能突出表现人和物体的局部特征,通过“放大”展示人物的情感世界的是? ( )
A.细节 B.特写 C.慢动作 D.定格
二、填空题
16.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组建于 。
17.情感是专题节目的创作核心,情感的表达方式,主要有 、空镜头画面、特写、慢动作与定格等。
18.音乐电视的主要艺术风格有 、抒情型、纪实型。
19. 与长镜头实质上是人类思维的两种方式,同时,也是影视作品两种重要的结构形式。
20.电影、电视是 的艺术,所以,专题片的外部节奏也就表现为听觉节奏与视觉节奏的统一,二者相辅相成,不能相互抵触、背道而驰。
21.电视专题节目中, 承担着画面局限不能完成的职责。
22.在MTV的音画关系类型中, 是同一性最强的一类音画关系。
23.音乐电视中,抒情画面艺术风格的形成,主要依赖于 手法的应用。
24.电视艺术,是以 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
25. 是指电子采集设备在纪录视频信号的同时纪录并在重放时与视频信号保持同步的真实的现场声音。
三、名词解释
26.通俗电视剧
27.电视专题片的题材
28.细节
29.音画平行
30.电视纪实型纪录片
31.电视艺术
32.电视综艺晚会
33.造型语言
34.解说词
四、简答题
35.我国电视剧经历了哪些阶段?
36.细节的类别?
37.电视散文中的想象空间?
38.结合实例论述电视纪录片选材的重要性?
39.MTV中的音画同步有何特点?
40.电视剧有何特点?
41.在电视专题片中,情感表达方式有哪些类型?
42.电视散文视觉构成有哪些形式?
43.电视纪录片如何制作才具有艺术性?
第三部分:电视节目制作
一、填空题
1.电视制作的全过程,一般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阶段。
2.电视节目制作有以下三种手段:实况直播、_________、_________、电子制作。
3.焦距的调整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4.对编辑好的节目配音响,应该选用的编辑方式是_________;在空白磁带上直接编辑节目,应该选用的编辑方式是_________。
5.电子快门的作用是_________,增益的作用是_________。
6.分量方式的录像机把_________和_________分开记录。
7.HDTV电视节目采用_________的图像模式,画面质量和___________相当。
8.虚拟演播室系统可分为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视频合成部分。
9.目前常用的两种时间码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10.为了满足预卷需要,编辑入点前面要有长度为__________的_________。
11.磁带记录方式可分为_____ ______和_____ ___两大类。
12. CCD摄像器件可分为___________、帧间转移式和___________。
13.影响画面景深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物距。
14.按照性能和用途的不同,可以把摄像机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家用级。
15.最简单的线性编辑系统是___________,其画面组接效果一般只有___________。
16.非线性编辑是指素材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可以不按制作的先后长短任意编辑。
17.叠化是指一个画面___________另一个画面___________,又称为慢转换。
18.素材量化采集的方法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19.虚拟演播室系统可分为三部分:摄像机跟踪部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0.普通电视特技有淡变、溶、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二、单项选择题
21.某种电视节目扫描格式是1080X50i,这表示:( )
A. 每行有效样点数为1080 B. 帧频率为50Hz C. 隔行扫描方式 D. 逐行扫描方式
22.下面哪些因素有助于获得更大景深范围( )
A. 增大光圈 B. 增大物距 C. 增大焦距 D. 增加拍摄高度
23.天气预报节目中,演播室里播音员形象和气候变化图被合成一幅彩色的图像,它主要采用了( )特技。
A. 叠映 B. 色键 C. 外键 D. 扫换
24.下面光源色温最低的是:( )
A. 满月时的月光 B. 多云阴天 C. 正午阳光 D. 日出时
25.如果摄录机的磁鼓结露了,下面哪个指示灯会亮?( )
A. RF. B. SERVO. C. HUMID. D. SLACK.
26.A/B带编辑用的是( )
A. 一对一编辑系统 B. 二对一编辑系统 C. 多机编辑系统 D. 非线性编辑系统
27.使用下面那种功能,可使录像机在非正常走带时,能够正常重现广播级质量的图像,同时没有杂波带的干扰?( )
A. 机内编辑 B. 动态磁迹跟踪 C. 预读编辑 D. 误码校正
28.摄像机的自动拐点控制功能可用在下面哪种场合中?( )
A. 晴天拍摄阴影里的人 B. 拍摄快速运动的物体
C. 拍摄光线很暗的场景 D. 拍摄高对比度的场景
29.关于Digital Betacam录象机,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分量模拟式 B.是复合数字式 .是盘带结合式 D.向下兼容Betacam SP 格式
30.斑马纹用来调整( )
A. 清晰度 B. 焦距 C. 对比度 D. 光圈
31.我国采用的模拟电视制式是( )。
A NTSC制式 B SECAM制式 C PAL制 D AVI制式
32.可处理视频信号,使其具有较宽动态范围但无彩色失真的数码摄像机功能是( )。
A. TruEyeTM处理 B. 多级矩阵 C. 细节控制 D. 新型超级V
33.如果摄录机的HUMID指示灯亮,说明( )。
A. 视频头阻塞 B. 伺服不正常 C. 发生卷带故障 D. 磁鼓结露.
34.如果要使被摄对象清晰,主要应该调整( )。
A. 光圈 B. 手动变焦控制杆 C. 聚焦环 D. 近摄(MACRO)环
35.拍摄高速运动的物体时,为了减少图像模糊,应该用到( )。
A. 拐点控制 B. 增益(GAIN)开关 C. GAIN开关 D.快门( SHUTTER)开关
36.使用下面那种功能,可使录像机在非正常走带时,能够正常重现广播级质量的图像,同时没有杂波带的干扰?( )。
A. 机内编辑 B. 动态磁迹跟踪 C. 预读编辑 D. 误码校正
37.被称为盘带结合型的录像机格式是:( )。
A. BETACAM SX B. DIGITAL BETACAM C. DIGITAL-S D. DVCAM
38.关于时间码,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磁带重放时,无法对它进行重置清零 B. LTC码用于慢动作或静帧时的时间码读出
C. 脱机编辑不一定要用时间码 D. 时间码全部记录在一条单独的纵向磁迹上
39.在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天空中腾云驾雾,主要使用的特技是:( )
A. 外键 B. 划变 C. 色键 D. 多画面效果
40.非线性编辑中,对素材质量没有影响的是:( )
A. 输入接口方式 B. 压缩方法 C. 压缩比 D. 素材复制次数
三、判断题
41.当拍摄光线条件发生改变时,需要重新调节白平衡。 ( )
42.色温描述光源的实际温度。 ( )
43.拍摄每个镜头应该提前录5~10秒。 ( )
44.所谓分量录像机,就是数字和模拟信号分开记录。 ( )
45.在线性编辑的组合编辑中,视频和音频信号是不能分开的,但控制信号可以单独编辑( )
46.可以利用线性编辑的插入编辑,在完成的节目之间添加一段画面。 ( )
47.高清晰度电视的首要条件是其图像质量与35毫米胶卷相当。 ( )
48.拍摄色键的前景画面时,人物应该尽量靠近蓝幕,抠像效果才会好。 ( )
49.A/B卷编辑使用一对一编辑系统,可以一次完成两个镜头的编辑。 ( )
50.ENG方式就是在事件发生的现场制作电视节目。 ( )
四、总答题
51.白平衡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52.组合编辑与插入编辑有什么不同?
53.一对一编辑的操作程序是怎样的?
54.虚拟演播室是如何跟踪摄像机的运动参数的?
55.怎样利用非线性编辑进行节目制作?
56.论述广播电视制作技术的发展趋势。
57.如何利用白平衡的调整进行画面色调的处理?
58.电子编辑录像机有哪些技术特点?
59.传统的色键技术和虚拟演播室技术有什么不同?
60.拍摄高清晰度电视要注意什么问题?
61.前期拍摄要注意什么问题?
62.论述广播电视制作技术的发展对电视节目制作的影响。
五、名词解释
一对一编辑系统 、ENG、机顶盒、高清晰度电视、非线性编辑
第四部分:新闻采访
一、填空题
1. 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有名的记者,他编著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部研究新闻采访学的专著。
2.公元16世纪, 成了近代资产阶级报纸的发源地,也成了职业记者及其采访活动的诞生地。
3.采访必须保证事实的 ,不能“合理想象”。
二、多项选择题
1.与一般的调查研究相比,新闻采访的特点主要有:( )。
A、目的的差异性 B、时间的限制性 C、项目的突发性 D、知识的全面性
2.常见的消息结构有( )。
A、倒金字塔式结构 B、逻辑顺序式结构 C、并列式结构 D、悬念式结构
3.新闻导语按照表现手法,可分为( )。
A、第一代导语 B、第二、第三代导语 C、叙述型 D、描写型和议论型
4.新闻采访从形式上分,主要有10种,其中包括( )。
A、个别访问 B、开座谈会 C、现场观察 D、蹲点
5.新闻语言的主要基本特征是( )。
A、准确 B、通俗 C、真实 D、简洁
三、名词解释
新闻敏感、新闻价值、新闻线索、访问的质问法、新闻政策、采访准备、新闻主题、新闻线索、新闻语言
四、问答题
1.闭合式提问有哪些优缺点?
2.记者镜前访问有哪些要求?
3.结合实例,谈谈你对记者工作的认识。(20分)
11.新闻线索的获取渠道有哪些?
12.拟定采访提纲应遵循哪三个原则?
13.当代记者应具备哪些技能修养?
14.要提高采访效率须创造哪些良好的采访条件?
15.记者在采访中主要笔记什么内容?
五、采访方案设计(请根据所学的采访学知识,设计一个合理完整的、切实可行的采访方案)。
六、操作题:采访你身边的一位同事或同学,请拟定采访计划,并谈谈你的采访体